足迹
给师妹的信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章 因果(第1页)

第五十一章因果

如果能知道所有因,就能推出那个果。

石勒看着张霁手上一把写满了字的散装竹简,刚开始是迷惑,之后是恼火。这件事中张霁充当了传话筒,可他又不甘心做个没有感情的工具人,生生把魏桓一番嘱托演绎得声情并茂,令人……怒火中烧。

“你说魏桓给的这把竹简写满了各种因?她会按照各种情况一一应对,而本帅给她打配合?”

“石将军,您也可想成是我们将军给你打配合!”

“呵,还要本帅提供平阳城外三万晋军半年的粮草?”

“平阳刘氏皇仓里满满当当,这些粮草对您都是小事。再说了,都是给您打配合的兄弟,您石帅总不能慢待诸位吧!”

“还要本帅开并州南下通路?”

“并州那段山路,您睁只眼闭只眼就行,碍不了您老人家什么事!”

“哼!”石勒给气笑了,“张大人,你们将军倒是吃得我死死的啊!魏桓是想将自己嫁过来吗,只有自家媳妇我才能不计得失、倾尽全力啊!”

张霁细皮嫩肉的一张俊脸有点憋不住地想笑,魏桓这种不典型的女人竟然有人挂念着……还不止一个两个……张霁心底为石勒的勇气竖起了大拇指——石将军真是“好眼光”!

“石将军哪里是不计得失,平阳是石将军的,而……我们将军说,会给石将军一份大礼!”

石勒凝神不言了。这几年他说一不二惯了,对魏桓的各种要求其实很抗拒,而且他觉得,魏桓隐瞒了什么十分重要的东西,让他跟着她一道走悬崖却不告诉他悬崖之后是深渊还是坦途。

大兴二年十月初,石勒的胡军与豫州汉军在平阳城外共敌刘曜大军。

石勒部苦战数日将刘曜右翼打到平阳西南的石壁,豫州军已经早早等在古壁的山崖上,对刘曜部来了个瓮中捉鳖。

豫州军将刘曜部逼到沁水畔,石勒部便刚好在河对岸对渡河的刘曜部放箭。

……

一个月的时间,东华门的机关还未修复,豫州汉军没有踏入平阳一步,石勒与魏桓并未见面。因战事纷乱,两部间也未有传令兵通传命令,两部上万士卒却配合得亲密无间,比同一统帅指挥的反应都快。

大兴二年十月的平阳之战被后世兵家津津乐道,却没人知道语言都不通的两军是怎么做到……心灵相通的。

这日便是月望了,平阳东华门外又传来喧嚣。

广袖博带的张霁登临城楼,叹一句入秋风凉好,取出竹签开始他神神叨叨的“算卦”。这十几日里每一场战斗中出现的变数都在魏桓预料之内,每一种情况一旦发生如何应对全能从预先写好的竹签里找到。他取出一支竹签,视若珍宝地拱手送到羯人大将军石勒面前,道:“如签上写,此时大晋军攻伐东华门,此门今夜必破!”

这段时间,远在城外连营地都看不见的汉军却总是如张霁所说能在需要时及时出现,也如张霁所算何时进攻在哪里进攻。胡人校尉们已经将这位汉人张霁奉若神明。

当然石勒不这么想。

石勒毫不客气地踢了装神弄鬼的张霁一脚,竹签都给踢飞了:“这还用算?一目了然!本帅还知道晋军同时攻了南门和西门,你真当行军打仗是看方抓药吗?”

“刘曜左卫将被赶至门下。石将军快快下令夹攻啊!”

“等你说还来得及吗?自己睁大眼睛看看!”

石勒早已布置好城墙上的进攻,东华门两边的弓箭手已经就位,箭已在弦。

张霁放心了,道:“石将军不用竹签也知道我们将军的安排,你们真是心有灵犀啊!”

大战在即,石勒不与他贫嘴,戴上头盔,从亲卫手上取了弓箭配好,准备下楼奔赴沙场,走之前,他留下一句:“今晚我等着魏桓,若她不出现,并州南下关口不开,平阳军粮草不给!”

石勒匆匆下楼,亲带一队人马绕偏门出平阳城,侧面夹击东华门外的刘曜左卫。他其实在城楼上指挥便可,并不用以身犯险。而他亲带轻骑杀入重敌,不是因为种种迹象表明刘曜本人很可能就藏身这左卫中,而是因为他看了魏桓。

远远的在沙场那一头的高地上,她横刀立马,血色的面具迎着苍穹上漏下来的一束金光。

这一战到半夜。东华门的机关咔咔咔转动,随着一声巨响,巨大的石门开了,吊桥缓缓落下,落地时拍起丈许高的灰尘。

沙场的喧嚣已经止了,虽是月望却遇浓云,血流成河的沙场上黑魆魆的,只有浓烈的血腥味翻腾。

铠甲在身的石勒走出城门,努力从浓重的烟尘里分辨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