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狐婴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七七章 炸山采石(第1页)

第四七七章:炸山采石管事的不可思议再次询问:“翁主确定三眼铳能把大老黑轰成碎渣渣?”

梁城人把黑色的大型野兽全叫“大老黑”,没有细分野猪和黑熊。我来梁城之前没有见过黑熊,来梁城后见过耍把式卖艺跑江湖的人带着黑熊赚钱。我对黑熊不了解,看见黑熊被耍把式的训练成和猴子一样让干啥干啥,害怕我或者老黑身上的妖气被黑熊扑捉到,没事没非的给自己找麻烦,遇到那种耍把式的就躲的远远的。好在是能拥有黑熊的卖艺人也就那么一两个,几年来无是无非,风平浪静。“我确定。”

“距离张家村很远的一个村,有家财主开了个采石场。采石场用火药炸山,响声地动山摇,把他那片山里的野兽都吓跑了。”

“翁主等下!”

管事不等我说完打断我的话,“采石场不是有司的作坊?”

“不是啊,是那个村里财主家开的。”

“财主能开山?”

“不开山怎么采石。”

我和管事的思路不在一条线上,管事的换了个方式问:“我朝只有作坊才能开山采石,翁主说的张家村财主开采石场,是不是他家里有权有势?”

我回想了下,没觉得当年那家人有什么权势。“不是,就是一般村庄的土财主。家里没有几亩水田的,不是有背景有权势的人家。”

“张家村很穷的,周边的相邻村庄也不富裕,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地处山区,能依靠的就是采石卖石,不然光靠种地和进山打猎那点收入,哪能养活人。”

管事暗戳戳的说:“看来是山高皇帝远,有司管不了了。”

他抱着梁朝的规矩不变通,我感觉他有点死脑筋。“不是衙门不管,是衙门允许财主家开采石场。”

“财主家的采石场开了几代人了,把他家那一片的山都炸平了,后来又往张家村这边炸。唉,山炸的多了就会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冲垮张家村那一片的那次洪水,就是因为采石场炸山太多的原因。”

这个真相不是我想出来的,是带着细犬来张家村狩猎的那帮人说的。也正因为这,我悄悄跟着他们想多听听他们还都说些啥新鲜话,结果是被细犬发现,追的我落荒而逃。那时我好奇是觉得他们说的话高大上,是我完全不能理解的事物,什么山体滑坡,什么泥石流,什么次生灾害……等等,全是我从未听人说过的话语。后来我实实在在能理解这些话的时候,是在容国公府谭玘教我读书时。梁城地处平原地区,距离梁城最近的山也隔着好几个县。碎石不好运输,梁人把山里采的大石块运到梁城,再在梁城作坊敲打成所需碎石。梁城几处大型碎石场在宋门外和曹门外,这些碎石场几乎全是有司的,只有个别小型的才是个人能开的。谭玘给我解释梁朝作坊全把持在有司手里的理由,是朝廷为了防止衍生出新的士族。士族这个话题之前稍微提了一下,再说起来就长了,简单的说大概意思是谭玘说梁朝建立前曾经天下大乱,乱到什么程度呢?乱到汉人差点被夷人杀的绝种,世家和门阀几乎被屠杀殆尽,士族这个阶层的人也就不存在了。这也是为什么夷人建立的晋国能够在梁城这一片中原地区停留几十年的原因。汉人有个词叫做“逐鹿中原”,意思就是谁占据了中原谁得天下。夷人占领了中原,自然是中原土著(汉人)没人了。之前的世家全没了,社会秩序从新开启,受够了世家的世人不希望再出现新的世家,梁朝廷的很多政策也就能够理解了。我能理解管事的,他却不能理解我说的。“翁主说财主家把他家那片的山都炸没了,可有夸张?是不是那山太矮了?”

我是山里生山里长的小狐狸,“管事儿有没有登过泰山?”

管事尴尬的抽了抽,“在下见识过嵩山。”

我没见识过泰山,也没见识过嵩山,可我知道什么是大山。“这么说吧,南门外的古吹台,炸山的火药能一次把它夷为平地,还跟玩的样的。”

“真的?!”

“当!”

管事的大概吓着了,起身时把凳子碰翻了。“他们的火药竟如此厉害!如果用来炸城墙的话,岂不是也能一下子炸开!”

看看不是,什么人操什么心。我都没想过火药能炸城墙,他只不过听了一嘴,马上就能联想到炸城墙,人才啊!“这个我就不知了。城墙和山可不一样吧,城墙那么厚,砖砌的,哪能火药炸的开,你是不是想多了?”

管事的不知在想什么,没说话,直到我不耐烦想催他了,才听到他说。“那个财主家有很多炸山的火药吗?”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好像是炸山的火药挺贵的。财主家也不是天天炸山了,他们炸一次山后开始采石块,采完了才会再炸下一次。”

“还有那个三眼铳里装的火药也挺贵的。守采石场的人拿三眼铳对付野兽,可我一次也没见过他们开枪。要是火药不过,就凭那边人那么穷,他们早拿着三眼铳进山打猎了。”

“那边山里的野猪和狼都多,就算一枪把野猪和狼轰成稀巴烂,也是有肉吃啊,比整天饿肚子吃不到肉强。”

话题绕回来,管事的也跟着我的思路回来了。“定是那边人用的火药不一样,我会把翁主说的转告道爷。翁主再想想,有关火药和三眼铳还有啥补充的吗?”

补充啥,我把我知道的都说了,为了能回张家村绞尽脑汁,把八百年后的事情交代的清清楚楚。能说的不能说的我全说了,总算是糊弄住了张宏宾,在管事的又来找我一趟,拿着图核对三眼铳的外形图后,我正式被通知启程张家村。檀姑姑不理解我大过年的为什么非要立马三刻去穷乡僻壤的地方,微皱眉好言相劝:“明天就是年三十了,衙内在城里忙的不能回来,翁主不想和衙内说说话再出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