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都是因为当了老师的缘故——给L的告解信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封信 关于帝埃尔拉学院与席亚学术交流(第1页)

l,即使相隔多年,但第一次看到瓦吉亚王国研究院时的那种震撼,现在回想起来,依旧令人难以忘怀。

相比于瓦吉亚城中其他标志性的建筑,那独立于西郊湖中、仅以一条道路和城市相连的研究院,既没有瓦吉亚王宫宏伟的拱顶,也没有露丝神殿耸立的尖塔,更不像「八臂」议会、大法院与王家竞技场那样,由无数雕工精美的耸立石柱环绕中央大殿排列而成。单从外形来看,王家研究院的造型既简单又朴素,只是将东南西北四座圆柱形的塔楼以廊道相连,藉此构筑出一个正方形,将中央那座同为圆柱形、只不过更大又更高一些的主体环抱其中。

然而,那洗鍊的外形,搭配廊道外墙上足有四层楼高的鏤空大圆,当朝阳照耀其上,明暗交错的光影,在烟波飘渺之中,却透着一种难言的庄严、寧静与神秘,让人愈是靠近,愈是不由得生出「仰之弥高」的感叹。

交流战结束后的第三天,我们一行八人在导览人员的带领下,与魔法竞技、工程竞赛两个项目的优胜队伍一起走进了研究院。坦白说,我那个时候的心情是很轻松的,毕竟按照欧库尔妲原本的计画,当你为我们赢下那关键的一场胜利之后,这个任务就已经完成了九成;我剩下的工作,就是按照既定期程,以来宾的身份参加瓦吉亚王国研究院一年一度的技术发表会,然后在他们当眾展示新型飞空艇的时候,用「模拟」将那个结合了精神魔法与风系魔法的复合术式偷偷复製下来。

相较于那几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比试,我当时觉得这剩下的部分几乎毫无难度可言。就算整座研究院——如同导览人员警告的那样——都在「敌意侦查」魔法阵的覆盖之内,非院内人员只要使用三阶以上的技能就会引动警报,但我的「模拟」毕竟是天赋而非技能,所以哪怕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我也依然可以堂而皇之地坐在那儿,公然窃取瓦吉亚的最高机密,完全不必担心会被对方给发现。

怎么样?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觉得,我果然是执行这个任务的不二人选,而这个在旁人眼中难如登天的任务,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探囊取物、易如反掌呢?

我原本也是这么以为的。所以在导览人员引领我们走进大门、穿过长长的甬道、来到进入研究院内部的入口闸门前时,我还「顺便」帮了欧库尔妲一个小忙,就是试图破解那道闸门的安全系统。

l,我不知道你还有没有印象,瓦吉亚王国研究院的入口「闸门」,外表看起来只是两道漾着淡淡紫色的透明光膜,以大约两个手掌宽的间隔前后并列,将甬道前方整个遮蔽了起来;而在「闸门」内外的人既可以看见彼此,也能清楚听见彼此的声音。在那两道光膜中央,漂浮着一面银白色的圆盘,上头有印着1到9九个数字的按钮,还有一颗半球型的突起。而要「开门」的人,只要将手穿过第一道光膜,在圆盘上按下通行的密码,然后按住那颗半球,下一秒鐘,内外两道光膜就会以那面圆盘为中心,同时打开一个半径足有两公尺宽的圆拱形通道;当所有人通过之后,负责开门的人只要放开手,那面圆盘就会自动「飘」回原位,而那两道光膜上的缺口也会随之关闭。

这个开门的程序,在我们当天的参访过程中只是一个不到两分鐘的小小插曲,虽然噱头十足,但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安全」的成份在里头——不过,那只是「看起来」而已。根据欧库尔妲的说法,在这个系统设置至今超过三十年的时间中,想突破这两道光膜的间谍可以说是前仆后继、数不胜数,但不仅从来没有人成功,就连那些失败的挑战者,恐怕也从来没有人知道自己为何失败。

因为根据情报,哪怕千辛万苦偷到了密码,那些人连碰到银盘的机会都没有,在将手伸过第一道光膜的瞬间就已经触动警报,然后「轰」的一声,直接被炸得尸骨无存。

——怎么样,这么「兇残」的安全系统,你应该闻所未闻吧?

据说瓦吉亚会採用这么激烈的措施,并不是出自「奥秘」盖尔?阿伦布拉尔一个人的决策,而是「八臂」全体的共识;而他们之所以会用如此极端的手段,也并不是天真地相信这样就能吓阻间谍行为的发生,只是担心「万一」逮着了活口,而这个活口又「不巧」说出自己属于哪个势力,那么无论瓦吉亚王国如何处置,双方只怕都会有些尷尬。

「他们觉得,既然这样,那还不如直接把入侵者炸飞,然后当作没这回事发生就好了。」

欧库尔妲当时两手一摊的无奈表情,还有语气中隐藏不住的嘲弄与愤懣,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于是,当导览人员为我们打开入口的时候,我才会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情使用了「洞察」——然后,我瞬间就明白了这个安全系统为什么如此难以破解。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导览人员只是单纯把手伸进了第一道光膜,然后在银盘上输入密码,但在这所有动作之前,其实他已经悄悄地在手上施放了水系二阶魔法「水泡」。由于施展「水泡」所需要的魔力极其微小,加之甬道中光线不足影响了视力,若非提前使用了「洞察」,只怕连我也没有发现他的这个小动作。

至于他这么做的理由,是因为那两道「光膜」本身其实就是一个由魔法阵所生成的巨大气泡;而那个气泡内灌注的,正是它淡紫光芒的来源——也就是高度浓缩的风系与火系魔力。

换句话说,导览人员所执行的开门程序,其实是用「水泡」将手包起来,然后在维持那巨大气泡完整性的同时,从中「挤」出一条通往银盘的通道。如果没有这么做就将手伸了进去,等于直接戳破一个装满了烈性炸药的袋子;而当高度压缩的风、火二系魔力同时从破口喷涌而出,在接触到外部空气的瞬间就会立刻引发爆炸,将戳破泡泡的人炸得灰飞烟灭。

这个设置虽然看似简单,但要同时将水、风、火三系魔法以微妙的平衡蕴于一体,非得使用七阶以上的复合魔法不可。然而,更夸张的秘密还在后头:即使奢侈地用上了七阶魔法,这个让无数间谍饮恨的设置其实只是一个陷阱而已;就算能够成功偷得密码、也懂得如何用「水泡」来突破光膜,他们最终也必然无法全身而退——

因为「洞察」告诉我,当导览人员伸手按住银盘上那个半球状突起的瞬间,有一个附着在银盘上的魔法也同时随之发动,那就是能够藉由个人魔力特徵来识别施术者身份的精神系魔法,「魔力识别」。

所以,虽然我无法确定,但所谓的「密码」很有可能也同样是个骗局,而且除了高层之外,恐怕连研究院中的一般人员都被蒙在鼓里。自始至终,真正决定入口是否开啟的,就只是开门的人的身份而已;而这一连串机关的设计,都只是为了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好隐藏「魔力识别」的存在罢了。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在「洞察」这个安全措施的时候,我就能醒悟到自己的对手究竟心机有多什么深沉,或许我就会早一步想到,所谓飞空艇的秘密可能并没有那么单纯,然后也就不会把自己逼入那样的窘境。

只是这世上终究没有后悔药。我一边翘着脚和另外两支优胜队伍的指导老师寒暄、一边悠间地欣赏阿伦布拉尔在发表会台上进行各种精彩的展演,既没有留意到不远处一直盯着我的那双眼睛,也没有想到自己哪怕成功「模拟」了那个关键的复合术式,我的任务也还远远没有结束。

因为,光凭那个术式,根本就无法发挥预期的功效。

=====

「这倒底是怎么回事?」看着不知道第几次撞在房间墙上的木製微型飞空艇,欧库尔妲皱着眉头不解地问道。

在结束上午参访行程,与同行人员共进午餐之后,我们所有人都回到下榻的旅馆休息,为闭幕式及之后的晚宴预作准备。按照传统,由于主办国的王公贵族与最高学术机构负责人都会出席,因此所谓的「晚宴」,本身其实就是一场国宴;吃饭归吃饭,但期间的各种檯面上与檯面下的交际也不得轻忽。也因为这样,不论老师还是学生,主客双方都必须按照正式的外交礼仪,穿着正装出席。

这样的要求,对你们这些自小出入社交场合的贵族子弟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我这种「平民」出身、从未在正式场合与贵族交际过的人来说,光是「服装」本身,就已经是脑力和财力两方面的双重负担。好在帝埃尔拉军情部还算通情达理,为了让我能够专心训练你们,早已预先吩咐欧库尔妲为我打点整身行头,这才省去了我的麻烦。

于是乎,当天下午回到旅馆后,我便以「试装」为由,在你们那群小鬼头想入非非的窃笑中鑽进了欧库尔妲的房间。其实这倒也怪不得你们,毕竟谁都知道,试装根本用不了那么多时间;而你们不知道的是,在多出来的那段时间里,为了验证我「模拟」回来的术式,我和欧库尔妲简直忙得焦头烂额。

我们先从欧库尔妲的行李中取出预先准备好的各部零件,组装成一个用来模拟的迷你飞空艇模型,然后拆开他前两天外出「逛街」时从精品店中买回来的魔法玩偶,将里头的小型魔石重新净化、灌入我模拟回来的术式、重新安装进飞空艇模型里头;接着,为了能将魔力引导到模型的各个部位,我们花了将近半个小时,用魔力将细如发丝的金属线一条条嵌入那个仅有巴掌大的模型,最后才在上面画出了和军用飞空艇一模一样的魔力导引网络,并将其连接到欧库尔妲的手上。

可是,就算花了这么多工夫,测试的结果还是完全不如预期。

即使一开始的时候,飞空艇模型的确能够按照欧库尔妲的意念在空中腾挪自如,但不到三分鐘,飞空艇就会突然失去控制,无论欧库尔妲如何向魔石灌注魔力,它都只会笔直地朝前飞行,直到欧库尔妲主动停止输送魔力、或是被动撞上墙壁为止。

「这倒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