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都是因为当了老师的缘故——给L的告解信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封信 关于罗多与牛角屿要塞 3 他乡遇(第1页)

早上的城防会议结束之后,不到半个小时,你、我、欧库尔妲与其他几个学生就搭上运送补给的船隻一起驶向了牛角屿要塞。在我知道当天就是例行补给的日子时,我猛地醒悟了对方选在昨夜进行夜袭的用心,同时也了解到,s率领的增援部队一定造成了他们很大的压力。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的天空满是乌云,就连海浪都是混浊的灰色,而你和我一起站在甲板上,手按船舷,看着那状似牛头双角的岛屿从海平面彼端愈漂愈近。

你知道吗,l,据说在一千多年的第三次加萨战争之前,「牛角屿」原本是古加萨大陆东南方最高的「牛角山」。只是,在巴席欧王用「破天之剑」切开北方巴席欧海峡、将鳞人种和羽人种的联军彻底击溃之后,节节败退的鳞人种因为害怕被从南北两方夹击,所以便有样学样,将用魔法将东南方的爱斯基纳河流域轰塌,引海水流入后成了今日的爱斯基纳海峡;而原本高耸入云的牛角山,也就变成如今只剩一颗头从海面上的「牛角屿」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们在前往瓦吉亚参加席亚学术交流会后,第二次一起出海。然而,即使是同样的冬季,看着你的发丝在那彷彿带刺的凛冽海风中四散飞舞,我的心情只有更加沉重。在瓦吉亚,无论任务成败,冒险的最多也只有我一人而已;但在这里,无论我的任务能不能成功,都不见得有办法保得你们的周全

为了保全补给,当我们逐渐驶入牛角屿周围的战区时,岛上部队也派出了两艘船舰前来护卫。而从他们的口中,我们得知了我方与敌方的交战从昨夜一直持续至今,从未停歇;哪怕在我们安全抵达牛角屿港口的时候,s也正率领着一部份增援部队,协同罗多海军在海面上奋勇作战。

多亏了s与帝埃尔拉学院的渊源,刚走下甲板的我们一亮出学院的徽记,便立刻被岛上的卫戍部队请进了要塞主堡,连来意也没有多问。于是乎,我们才有机会在那高耸的塔楼上,亲眼见证s在战阵中的凛凛英姿,还有她为那场战斗画下句点的豪迈一击。

那是你、我、甚至不少同学都相当熟悉的一招。因为,由天上落下的火系六阶「火流星」,与由地面昇起的风系四阶「旋风」,将这两个术式「编织」而成、宛若炎灵用一双巨掌上下拍击的七阶复合魔法「炼世」,正是s和你两人在「统合实战」课堂上联手开发出来、把我打得束手无策的杀手鐧。

而s在战场上毫无保留的全力一击,其威力与当年和我对战时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当炙人热浪从几里外朝着要塞中的我们直扑而来,在那一瞬间,我觉得与其夸讚s如鬼神般睥睨苍生的威势,反倒更应该夸讚我方那些与她同行的魔法师们——要不是他们默契绝佳、即时张开了对应的防御结界,这一招下去,恐怕在给敌方造成伤害之前,我方的几艘船舰就先被击沉了。

看到自己在学院见过的招式能在实际的战场上横扫四方,我想对你和其他几个同学而言,应该都是很大的鼓舞吧?只不过,正当你们一扫脸上的阴霾,准备迎接凯旋而归的s时,我和欧库尔妲在互相交换了个眼神后,反而更坚定了绝对不能让你们亲歷战阵的决心。

因为,l,我不知道当时年仅十四岁的你是否有留意到,前一夜发生在罗多港口那场夜袭,即使是仓促应战,但当时学院学生以将近两倍的人数应战,在伤亡将近二十人之后,居然只留下了两个甲人种的尸体——而其中一人还是在和我交手时,被欧库尔妲藉着「隐身」一击刺中要害而亡。原本我和欧库尔妲还以为,那是因为你们临敌经验尚浅、外加和我一样没有杀过人,反之对方会被选中成为夜袭的主力,必定都是阵中精锐,所以才会有这么悬殊的战果。

但是,当我们看到甲人种的舰队在受了s那一击「炼世」后虽败不乱,先是组建起防御阵式避免追击,接着才缓缓后彻退却,我和欧库尔妲立刻就明白了自己的判断并不正确。l,或许你并不清楚,但像战舰那种大型船舰,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船员加以操控,是根本无法航行的;而甲人种在操控船舰稳稳后撤的同时,还有馀力组织暂时的防御阵式,就表示他们受到的伤害虽然巨大,但并没有到足以瓦解战力的程度。

可是,毫无疑问,以我对s的了解,她的「炼世」绝对是以全歼敌军为目标。

所以,哪怕甲人种不是人人都有「刚健」,但他们天生披覆在体外那些大大小小的硬甲,显然也已经大幅提升了他们在物理和魔法两方面的防御能力。而正因为察觉到了这一点,喜欢全胜的s才会放任敌方退去而不加以追击。于是,所谓「一击为战斗画下句点」这个表象,说穿了,也只是敌方不欲再战而s不愿追击、双方在两相妥协之下达成的结果。

=====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当s兴高采烈地与你重逢时,瞥向我的眼神中竟然没有什么责怪的意味——想必,那是因为她很了解你的脾气、知道我不管怎么做都不可能拦住你的缘故吧?

看着此时的s,我的心里也有些百味杂陈。虽然s只比你大了两岁,但从学校毕业两年之后的她,在原本沉稳的性格之外,举手投足间更散发出了一股庄严之气,即使只从外表看起来,也确实已经是个足以担当一军统帅的大人了。而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年去塔比斯找我的欧库尔妲。

甫从战场归来的s并没有多做休息,与罗多将领阿尔希斯塔下达完各部军士的休整指示后,他们两人便立刻和我们一起开了一次简短的军情会议,交换双方掌握的情报。也就是在那个会议中,我们才知道,相较于帝埃尔拉与拉德里尤两所学院象徵性的特派支援队,s代表的波尔博可是货真价实地,派了整整八千人的部队前来助阵;除了分头进驻爱斯基纳海峡上各个军事基地的五千人之外,在牛头屿上的三千名官兵,全部都由s直接指挥。

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原本也惊讶了一下,但仔细想想之后却也觉得不无道理。从国力来说,波尔博在邦联十七国中位居第五,在拥有相当常备兵力的同时,却也不像三大国那样有长期支援其他小国的需求;因此,如此大手笔地抽调出八千部队,虽然对他们来说不无影响,但也并非办不到的事情。再者,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波尔博位处帝埃尔拉和罗多两个大国之间,虽然和两方的关係都维持得相当不错,但真要说的话,无论是出于王家血脉的连结、还是国家整体战略的需求,恐怕还是和罗多更亲密一些。至于以军事行动的需求来看,由于这场战争打了十年有馀,波尔博的军队在后勤补给、关键隘口的警戒巡逻、敌情的侦查分析等等,早就都与罗多有过多次的交流与合作,所以双方在战场指挥上都有一定的默契,在协同作战时自然也就比其他国家的援军更加顺手。

因此,如果把这几点都纳入考量,波尔博在唇亡齿寒的状况下,选择派出王位第二顺位继承人统领大军前来支援,也就不那么令人意外了。

在s指挥的那三千人中,有两千五百名步兵负责巩固牛角屿要塞的防卫——所以我们在码头上才会受到那样的礼遇——让擅长海战的罗多驻军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扬帆出征,而剩下的五百名,则是由s亲自挑选、一手训练的魔法师兵团,负责与罗多海军一同出击,以魔法为其提供医疗、防御与攻击火力的支援。

这也就难怪他们能够抓准s打出「炼世」的瞬间,准确无误地张开防护结界了。

那场会议上,因为你代表十几名学员表达了强烈的出战意愿,所以在讨论之后,s便将你们编入了她的近身护卫队,陪她一起出战。而这无疑是一个顾及了各方需求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