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汴京觅食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70狮蛮栗糕与春兰秋菊(第2页)

各有寓意,一为延寿,一为驱邪。

出城的马车上,陆雨昭兴奋不已,掀开帘子往外看。她的脚好得差不多了,老太太允许带她出来登高,只嘱咐不准到处乱跑,陆雨昭乖巧应了,兴高采烈跟着众人出了城。

此时已近郊外独乐岗附近,都来登山祈福。

仓王庙、四里桥、愁台、独乐岗等,都是都城人喜欢去的登高点。

近山头时,陆雨昭跟着姚汐、老太太下车。

路上皆是佩插茱萸、秋游赏菊的游人,在山野间设宴,把酒言欢。

一家人寻了一个僻静处,铺好篾席,摆上狮蛮糕、食禄糕,还有菊花酒、茱萸酒,最后一道是果盘一样的东西。

陆雨昭好奇,指着这吃食问:“这是什么?”

“这个啊,谓之春兰秋菊。只有重阳这一天会做。”姚汐笑答。

“哪来的兰?哪来的菊?”陆雨昭嘀咕。

她看来看去都是水果,就像一个水果拼盘,还是水果店里那种精心切好的、装进盒子里隔上小叉子的秋季应季水果拼盘。

细细辨认,不难看出有石榴、雪梨和橙子。剥好的石榴粒,切块的雪梨和橙子果肉。雪白与橙黄交裹,玉色石榴粒点缀其间……等等,难道以色划分,来取自春兰秋菊之意?

瞧陆雨昭从不解到逐渐懂了、恍然大悟的神色,老太太拊掌笑起来。

“雪梨的白是白玉兰的白,橘黄是秋菊的黄,如何不可叫春兰秋菊呢?”

陆雨昭忍俊不禁,“以形会意,以色定名,是个好名字。”

够风雅,够抽象,够文人风骨的名字。

后世的水果店应该学学!

仔细瞧瞧,又称不上是水果拼盘,面上浇了一层蜂蜜、乳白糖霜和梅卤汁。准确来形容,叫水果沙拉或者水果捞才更贴切!

“我亲自做的,祖母尝尝。”姚汐拿来几个小银勺,“雨昭也尝尝。”

陆雨昭不客气,舀了一勺这碗春兰秋菊,果然是水果沙拉,酸酸甜甜,清爽开胃。

雪梨甜,橙肉酸,剔透的石榴籽汁水迸溅,混合着糖霜蜂蜜送入口中,风味更佳。最绝的还是浇在糖霜上的梅卤子,那是腌渍青梅的卤汁,咸酸可口,中和了蜂蜜糖霜的甜腻,无比醇香,使人胃口大开。细细咀嚼之下,梅卤子里居然还裹着一些好似好似水果的果籽,细细脆脆的,一咬开满口甘香,清清淡淡,余味悠长。

“唔,这黑黑的籽又是什么?”陆雨昭才注意到上面的细籽。

“是紫苏籽,我往梅卤子里加了一些紫苏籽。”姚汐回。

“妙啊,妙极了。”

初看不起眼,却是灵魂所在。陆雨昭不由朝她竖起大拇指,称赞不已。

姚汐笑,“雨昭喜欢的话,下次我再做给你吃。”

-

这一趟登高秋游,野宴尽欢,重阳节热热闹闹过去了。

回去后,陆雨昭收到了一个好消息,找师傅打造的涮羊肉的铜锅子造好了。片羊肉的厨子早就找到了,高手在民间,刀工了得,有庖丁解牛的神乎其神的技艺。

陆雨昭开心极了,“咱们明天就去领锅子,涮羊肉吃!”

“去哪儿吃?”岁微问。

“请到家里来!”陆雨昭说,“让嫂嫂、祖母一起尝尝。”

岁微抿嘴笑,“郎君们就没有口福咯。”

“等等,咱们等他们回来,晚上吃。”陆雨昭转念一想,“一起围炉而坐,人多热闹,气氛更好。”

一个上班一个上学,没得办法的事。

白天一两个人吃涮羊肉太冷清,天冷了,围在一起吃火锅也挺好的,热络热络气氛。

自从上次顾昀在祠堂挨了三鞭子之后,这个家里的气氛,太拧巴了。

陆雨昭感觉得到,似乎有一个死结,缠绕着顾昀和顾晖两兄弟。有什么老太太也无法调解的矛盾,而顾昀是在乎这个家,这个兄长的。

作者有话要说:  春兰秋菊出自《武林旧事》

“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塑成狮蛮,以小彩旗簇之,……供衬进酒,以应节序。”出自《梦粱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