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定河图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章 红巾飞扬1(第2页)

周流普赴到灵山,奉请法中王,

法界无边,诸佛降道场,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百里濯缨不知他们念的是什么经,只觉得这些人都很虔诚,虽然他不是徒,但进了这个地方,也只能做个样子,当即也嘴唇翕动,貌似跟着一起念,其实什么声音都没有发出来,心想这大概便是所谓的“滥竽充数”吧。

之后,不断有人加入,空地上的人越来越多。

先来的人便念经,等还没有到来的。

百里濯缨实在无聊,见身后不远坐着个姑娘,脸上看不真切,也不知漂亮不漂亮,但给人很淑静的感觉,便转过身去,低声搭讪道,“这位姑娘,我怎么看着如此眼熟?”

“操!你才是女人!”一个公鸭嗓子的声音低声骂道。

百里濯缨吃了一惊,知道看走眼了,不敢再吭声。

秀璎在鼻子里哼了一声,低声骂道,“活该。”

大约一个多时辰过后,空地上人头已经是看不到边了,红彤彤的一大片。

这时,一行人骑马过

来,“得得”的马蹄声到了空地便停了下来。

那些人纷纷下马。

空地上人都停止了念经。

借着祭坛上的灯光,可以看到一个身穿红袍的人在众人护卫下走上红色的地毯,一个穿着银甲,银甲外披着个红色披风的汉子大步跟在那穿红袍的人后面。

“明王殿下来了!”

“教主!”

“他身后那个魁梧汉子就是刘福通大元帅!”

百里濯缨心中暗想,穿红袍的男子便是韩山童,是早晨曾经见过一面的,而穿红色披风的便是韩山童的大弟子、得力助手刘福通。

走上红地毯的时候,韩山童对刘福通说了几句什么,刘福通挥了挥手,身后那些护卫便不再跟随。

剩下的十余人往祭坛上走去。

当韩山童的脚步踏上红色地毯,人群立即变得安静。

韩山童缓慢移动脚步,当他的脚步移动到一个地方,红毯两边的教众便跪在地上,深深地俯下身去。

韩山童不时停下脚步,伸出手去抚摸那些教众的头,轻声问一些问题,偶尔也有教众提出自己的迷惑请教主解答。

这样一路走来,速度很慢。

当他们离百里濯缨十几步远的时候,百里濯缨跟着周围的教众一起拜倒。

“弥勒降世,明王出世!”

在头颅被韩山童抚摸后,一名教众道,“弟子迷惑,弟子心怀恐惧,求教主点化!”

“诚心顶叩拜佛天,普愿乾坤万万年,你今日所做之事,无非弥勒借你之手,顺天应人,你所做之事,弥勒法眼明察秋毫,功过分明,你所做之事,铺就金光大道,你将登金殿,伺奉弥勒座下!”

【作者题外话】:韩山童(?-1351),元末民变领袖。自称是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原之主,藉以鼓动百姓起事。至正十一年(1351年)与刘福通等聚众,杀白马黑牛,宣誓起事,部众以头裹红巾为标志,故被称为「红巾军」。

关于红巾军首义地点,有两种观点,一是河北永年,那是韩山童的家乡,一是颍上,那是刘福通的家乡。本文综合了这两种观点。但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毕竟不是一回事,小说家言,读者朋友姑妄听之,不必认真。

(本章完)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