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定河图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8章 二渡丽水6(第1页)

身材高瘦的中年人瞥了一眼百里濯缨他们,见四人正跨上马准备离开,他微微摇头。

这几个人,不是他想留便能留得下的。

更何况,刚才如果不是百里濯缨和楚映雪,这些红巾军此时只怕都已经伏在了冰冷的土地上了。

人要知道好歹,此时再为难百里濯缨他们四人,岂不是好歹不知?

还是回去再说吧。

残余的红巾军将士,大约有五六十十人,缓缓启程,往来时的路赶去。

百里濯缨心情大好,哼着小曲,打马往前跑去。

楚映雪、秀璎、小雅,也打马跟在他身后,往那座土丘之上跑去。

百里濯缨的声音远远传来,听得秀璎微微叹气。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君不知兮山有木,

山有木兮木有枝……”

他扯着嗓子嚎,反复就是这四句。

秀璎知道这是被百里濯缨篡改了的《越人歌》。

《越人歌》诗歌原文是“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知),心悦君兮君不知。”

相传春秋时代,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钟鼓齐鸣。摇船者是位越人,趁乐声刚停,便抱双桨用越语唱了一支歌。

鄂君子皙听不懂,叫人翻译成楚语,就是上面的歌谣。

歌中唱出了越人对子皙的那种深沉真挚的爱恋之情,声义双关,委婉动听,是以广为流传。

但百里濯缨唱了前两句,却自行改编了两句加在后面,形成了回文,反复嚎唱,他的嗓子并不咋的,加上随意唱来,实在难以恭维。

秀璎依然听出了他的意思,被百里濯缨改编的这“歪歌”中的“君”,不就是她司马秀璎么?

若是细听,便会发觉,百里濯缨貌似随意的嚎叫,到后来居然透着一种无奈,一种淡淡的忧伤隐藏在粗豪的吼叫之中……

秀璎暗自心想,这个一天到晚嘻嘻哈哈的人,内心深处也有这样的愁绪么?

嚎叫之中,百里濯缨已经打马跃上了土丘顶上,举目往远处看去。

这一看不打紧,一看之后,他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北边不远便是丽水,此时天气晴好,能看到很远。

他们能清晰地看到,丽水之上已经搭好了一座浮桥,鞑子骑兵正在渡河!

从两岸聚集的人数来估计,大概有四五千人已经

渡河完毕,还有四五千人正在陆续渡河。

红巾军昨夜忙于内斗,韩山童受伤又牵扯了李儒思的精力,红巾军只是派出斥候在小范围内探查敌情,却不知道鞑子已经在丽水上游二十里的地方搭起了浮桥。

如果红巾军不知道敌人已经来到,被打个措手不及,只怕会全军覆没!

“我们回去!”百里濯缨转头看着楚映雪,“鞑子来了,红巾军一万多人,如果不早作准备,会全军覆没的!”

楚映雪点点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李湘流不过取得小胜,便得意忘形,红巾军危险得很!”

说罢,他忽然想起李湘流是秀璎的表哥,讪讪地打住话头,“师妹,我说你表哥,你不会生气吧?”

百里濯缨一笑,望着楚映雪说,“你说李湘流他不会生气,但你如果说我的坏话,师妹会生气的,对不对,师妹?”

说罢,他也不等秀璎回答,打马前行,往红巾军远去的方向追去。

日上两杆。

李湘流一边打马前行,一边仰头看看太阳,皱眉道,“刘二楞子怎么还不回来?不会着了百里濯缨的道儿吧?”

便在这时,亲兵来报,刘百户回来了。

李湘流大喜,打马往后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