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 第 22 章(第3页)

每年秋收前夕,本就是最青黄不接的时候,去年秦郡又是大旱,百姓家中本就没多少存粮。

前头很长一段日子,许多百姓便已经靠挖野菜树根为食了,有些地方甚至连野菜也没有了,只能吃观音土。

大家都靠着今年丰收的希望撑着。

可如今这蝗灾一来,便什么也没有了。

若是再不开仓放粮进行救济,怕是要饿殍遍野,甚至引发民变。

回到府衙书房,周如植便开始写奏折,向朝廷申请开仓放粮,跨郡调拨救济。

写完折子,便交给师爷,吩咐道

“三百里加急,火速送到京城去!”

此时的驿站系统尚且没那么发达,军马昼夜不停,每天最快也只能行五百里。

但五百里加急的,只能是最紧急的边关军情。

各地天灾能启用三百里加急,已经算是一个郡守的最高权限。

师爷拿着折子却有些犹豫

“东翁,还有七八天便是陛下圣寿,您此时上这种折子上去,刚好在陛下圣寿前送到,会不会不太好?”

这个问题,早在写折子前周如植就考虑过了。

去年旱灾,秦郡经过一番救济,存粮本就不多,最多再撑几天,长时间救济必须依靠其他没遭灾的郡调拨。

可蝗灾一般是从东往西来的,地处关西的秦郡若遭了灾,附近几个郡都不会好。

那必然要从更远的地方调粮,再加上消息的一来一往送达,朝中讨论,没有两个月,粮食是无法调过来的。

若要避讳圣寿,那至少圣寿前后的一个多月都不该上折子。

可现在哪里等得了,往后拖还不如索性及时上折子,也能少死些百姓。

在周如植的坚持下,这封禀报蝗灾,请求赈济的折子终究还是以三百里加急的速度,被呈送到了御前。

御书房里,来送折子的尚书台行走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四百里加急,尚书台收到初步检阅后,必须立刻送到御前,否则一个贻误的罪名下来,谁也担不起。

从打开这封四百里加急的折子,嘉佑帝的脸色便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秦郡蝗灾,请求开仓放粮,并从别郡调拨粮食救济。其郡守在折子里说,十万火急,乞求陛下怜悯灾民,从速裁决。

蝗灾!

天罚!

从古至今,一有天灾便是上天降罪,君王需下罪己诏并斋戒一月以求上天宽宥。

嘉佑帝觉得这简直像是一个响亮的巴掌抽在脸上。

如今满京都还在颂扬他的德行崇高,英明神武,得上天厚爱,是以才会在圣寿前夕,庇佑燎原边军大展神威,取得大捷。

他对这种神鬼之言向来是不信的,可这样的名声,无疑对稳固统治是极有好处的,他自然也不会拒绝。

但短短不到几天时间,就传来了秦郡蝗灾的消息,这叫那些愚夫愚妇如何想他!

他是皇帝,九五之尊!

若在这关头下罪己诏,承认是自己德行有失才招致天灾,还有何威严在!

偏偏这是四百里加急的灾情折子,从尚书台送上来,已经好几个官员看到了,就算他想先押着,容后再议都不行。

嘉佑帝捏着折子的手暴起青筋,心中恨毒了这将自己置于如此难堪境地的秦郡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