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法医王妃有点狂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1页)

府库类似于银行的金库,里面分类摆放着成箱的黄金白银,按理说,像定远侯府这种功勋世家,祖辈积累下来的余财应该颇为丰厚,再加上皇帝积年的赏赐以及田庄铺子的盈利,府中所存钱财必然不会少,然而,现实却让苏秋漓颇为吃惊。

因为她仔仔细细转了一圈,发现箱子虽然摆了不少,但许多箱子都是空的,里面并没有银子,难怪少了一千两银子都能被察觉。

是另有隐情,还是定远侯府的收支状况已到了这般捉襟见肘的地步?

若当真这般窘迫,银子又去了哪里?

见苏秋漓拧眉深思,雯儿不敢打扰,只跟着转回到门口时,方才小声道:“小姐,您要的近两个月府库轮值侍卫的排班表,侍卫统领已经送过来了。”

巧儿的话,让苏秋漓飘散的思维缓缓收回,她再次环顾四周,点头道:“你拿回清颐院,待本小姐回去再看。”

“小姐,您要一个人留在这里?”雯儿不解地看着苏秋漓,“这府库里阴森森的,连个人影都没有,实在让人害怕。”

“青天白日,有什么好怕的。”苏秋漓笑笑,故意加大了声音,“本小姐要找的线索还没找到,待找到了,自然会回去。”

雯儿还想再劝,但苏秋漓的神色显然没有置喙的余地,只好答应着离开了。

苏秋漓在府库一待就是一个多时辰,这期间她东走走西看看,要说真费心思去查了什么,也没见有明显举动,可如果说没查,她的神色却时而凝重时而舒展,别说守在府库外的侍卫满头雾水,就是闻讯前来查看进度的苏贤亦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漓儿,你可是有头绪了?”苏贤觉得自己这辈子的耐心都在苏秋漓身上耗没了。

“有一点了,父亲稍安勿躁。”

不管苏贤问几遍,也不管他的脸色一次比一次难看,苏秋漓所回答的,永远只是这一句,苏贤无法,气的拂袖而去。

苏秋漓在府库“转悠”的功夫,苏长策亦调派了得力的侍卫分别守在各个大门口,并命令道:“从现在开始,但凡出府人员无论是何身份,都要仔细检查,若发现夹带银两者,即刻扭送去刑狱。”

“是。”

从大门口回来,苏长策想了想,又将几个心腹侍卫叫上前来,让他们去京中各个银号蹲点,但凡有发现定远侯府的下人去兑换银票,务必要把人抓回来严加审问。

如此,可算万无一失。

他倒不信自己这个主动出击的,会比不上苏秋漓那个守株待兔的。

为着失窃案的事,苏秋漓去丞相府做客的日子少不得要向后推延,眼见两天就快过去了,可苏秋漓似乎并不着急,每天除了照常去府库待上两个时辰,剩下时间跟平时一样该吃吃,该睡睡,仿如无事人一般。

这样一来,原本相信苏秋漓能破案的主子们亦忍不住犯了嘀

咕,只碍着身份不便发作罢了。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便到了第三天中午,虽然失窃之事没有惊动苏冰清,但她就住在定远侯府,这么大的事岂有没听说的道理,是以陪苏老太君用午膳时,难免有些忧心,“祖母,按理来说,孙女已经出嫁,不应该再干涉府里的事,只是……”她稍稍停顿一下,见苏老太君并没有露出不悦,方才放缓了声音继续道:“漓儿虽是个聪明伶俐的,但到底年纪还小没经过事儿,这么大的事由着她随性去查,如今闹的人心惶惶,实在也不是个办法。”

相比于苏冰清的忧心忡忡,苏老太君倒是气定神闲的很,只见她慢悠悠地喝着银耳羹,直到一碗羹汤见底,方才抬起头来,似笑非笑道:“你也觉得漓儿在胡闹?”

苏清言自幼跟在苏老太君身边长大,很清楚这位看似慈祥随和的老人家,心智比任何人都了得,心中不由一泠,几乎下意识地站起身来,“孙女不敢欺瞒祖母,实在是……漓儿疯傻了那么多年,怎么就突然好起来,还变的这般聪慧,若她的心是向着咱们定远侯府的自然是好,如若不是,以后的事,只怕也难办的很。”

自第一次见面,苏秋漓就给苏冰清一种危险的感觉,正因如此,她才让薛玉凝多去清颐院走动,奈何去了那么多天也是徒劳无功,反而把人累病了。

虽然几个大夫都说薛玉凝只是寻常发热,但苏冰清总觉得跟苏秋漓有关,如今又牵扯到这毫无头绪的失窃案,不由更是多想。

“她是定远侯府嫡女,自然要事事为定远侯府的将来着想。”有某种复杂情绪在苏老太君有些浑浊的眼眸中一闪而过,很快又恢复如常,“那丫头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咱们且看着就好。”

苏老太君看似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实则整个定远侯府里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眼皮子底下,自苏秋漓恢复神智,她做的许多事看似古怪,实则都是最简单有效的,只不过寻常人太过蠢笨看不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