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嫁进年代文里成了祖国栋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第1页)

如果有喜欢建筑的朋友,估计已经猜到了广场原型。

冷诺的设计有原图,但试了试发现图发不上来。

第一次写作话,没签约尴尬发不了红包,跪谢每一个看文的姐妹。

读文姐妹如果有喜欢的建筑,留下来,三文会珍藏下来放进之后的故事里。

再次跪谢。周末愉快!

一鸣

整个台上台下瞬间成了静音。

老教授倒是从容,把麦克风递给了冷诺旁边的林宽。

看了眼旁边左右为难,张目结舌的主持人,老教授两只眼睛眯成了缝。

他依旧绷着表面那层还没撕破的薄沙面子,正色道:“小林设计师,翠霞一直跟我说你的好,我也看好你。但建筑不讲感情,请吧。我们洗耳恭听。”

林宽接过麦克风,只是跟身边的冷诺点了点头。

没有言语,但冷诺看得懂,这一次他是在告诉冷诺:放心。

回到了11号台子前面,冷诺已经在台子上摆好了玻璃球体。

林宽站在桌前,从肩到腿笔直挺拔,一身藏蓝色的工地制服,穿在他的身上,简单质朴却落落大方。

仿佛他本身就是一塑雕像,1米九的身高,屹立魁梧。

林宽开口了:“摆在大家面前的玻璃球体。叫渤广明珠。它是林达的渤广明珠,不是我一个人的作品。”

林宽,长得人高马大,在外面一张嘴,永远是谦谦君子的口气。

尽管冷诺叮嘱过他,不要反复强调是谁设计的。

但林宽有他的倔强。

林宽手握麦克,手指球体:“渤广明珠,直径16米。表面由3210块钢化玻璃围合而成。但看起来却白昼里光彩夺人,其亮度在高价的水晶钢钻之上。因为我们在设计上,采取了交界面反光的技术手法,所有玻璃都是规则三角形。由此,最大程度提高了折射角度的反射效果。”

冷诺冲着林宽默默颔首,示意他说的不错。

林宽继续道:“球体有512个平面磨合而成,估重120吨。对于地震,海啸等不可抗拒天灾,采取了最大程度的抗震抗击措施。玻璃片聚则成球,分则成片,可以单独维修替换。”

台下被球体强吸睛,无人打扰。

林宽示意冷诺按下开关,台上的灯控师傅也随即调暗了灯光照明。

瞬间,整个讲台上一颗明灿耀眼的球体,呈现出了柔和的幻境灯光。

在赤橙红绿蓝靛紫的彩虹七色中,梦幻般交替变换着色彩。

台下不再安静,开始雀跃喧哗了。

林宽并没有像李翠霞那样刻意摆手招呼任何人,可大家都相序站了起来。

后排的人已经垫着脚尖跳了起来,只盼着能看得更清楚些。

明明林宽还在介绍打磨手法,8千多只灯泡的螺旋旋转式内嵌安装方法。

这次是李教授先安耐不住了,他打断了林宽的介绍。

从他近水楼台先得月的10号台子走了过去,直接伸手摸了摸玻璃球体旁边的木造球体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