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朱棣重生土木堡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世袭的废物们(第2页)

很快,事情就查清楚了。

主要还是王诚的功劳,论明察暗访的功夫,番子们要比锦衣卫强多了。

锦衣卫毕竟是有官身的人,很多事情碍于脸面,不喜欢做的太过分,太掉身价的事情也不愿意办得太用力。

东厂番子却不同,他们是朝廷随时都可能裁撤掉的,景泰年间才重新设立回来,原本的身份也都不高。

在加入东厂以前,要么是无根无萍的乞丐,要么就是一些混不下去的地痞流氓,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什么脏活累活都能干。

查访小道消息,东厂也是最快的。

根据王诚派一名太监传递来的消息,刘聚很快明白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下十四卫的世袭军官们同气连枝,用假话蒙骗军户。

朝廷传下来的原话是,裁撤下十四卫,给予下十四卫的所有军户全家抚恤,并且可以让他们自主选择保留的户籍。

想要务农的,可以由原本的世袭军籍,该隶户籍中的任何一种。

也就是说,你可以到福建去打渔为生,成为渔民籍,也可以靠生灶为生,摇身变成灶籍,甚至还可以去山东晒盐。

反正想干什么干什么,是什么都行。

可是下十四卫传下去的是什么呢,他们说的是朝廷要直接裁撤下十四卫,给一些抚恤,但是很少。

因为那些抚恤,他们也要贪墨掉很大的一部分。

至于改隶民籍的事,各亲军卫是只字未提,说的是让下十四卫军户该隶京卫,继续世世代代当军户。

要是这么说的话,肯定没人乐意。

来来去去都是军户,好歹之前还是军户里的贵族,是皇帝直属的亲军卫,现在倒好,要去那些穷卫所。

穷卫所的军户日子有多苦,他们却也是知道的,这不“造反”都是意外了。

既然实情已经明白,加上皇帝也并没有怎么想去查的意思,刘聚直接就准备动手了。

怎么动手?

当然是直接抓人!

刘聚亲自带人,一脚踹开了金吾右卫的大堂。

金吾右卫指挥使于全正于卫内几名世袭的指挥佥事赵、李、王、邓四家子弟吃肉喝酒,闻讯也是勐然一惊。

“什么人?”

刘聚当先而入,抽出手中雁翎刀,大声道:“于全,你的事儿发了!你抗拒裁卫,歪曲朝廷旨意,罪该当死!”

言罢,十余名亲军士兵鱼贯而入,门外还有更多人,将名列下十四卫之首的金吾右卫治所团团围住。

整个治所之内,包括卫指挥使于全在内,赵、李、王、邓四家指挥佥事在内,甚至连旁边站着侍卫的小卒,都是世袭的。

没点儿关系,也难在这个地方站着给人家端酒。

这就是朱棣要裁撤亲军卫的根本原因,世袭这种东西,上一世的时候还没看出多大危险,现在回头看去,离大谱了。

上一世给予世袭的名号,多只是为了笼络人心,朱棣也没想到,这短短三十年过来,大部分的子弟都成了只知道尸位素餐的朝廷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