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宋之少年大将军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章 修筑堤坝铸以阀门(第2页)

“圣旨到,兵马大元帅白凤仪上前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听闻白大元帅,仅数日便夺回钱塘关,击败附近的山贼,安定一方,扫除流寇,朕特赐封其为,一字并肩王!掌管钱塘关以及以北十座城池。”

“凤仪军众将士皆升一级!”

“赏赐万两白银!钦此!”

“臣,白凤仪领旨谢恩!”

当天夜里,白凤仪望着桌子上的地图,看着钱塘关以北的这十座城池,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的笑容。

“看来皇上已经露出了自己的爪牙,这是在向我下军令啊!”

这十座城池,尽数出落在大金的土地上,其中的寓意不言而喻。

就在白凤仪沉思之际…

“元帅,贼军虽然被一扫而光,但是,钱塘关方圆数百里,堤坝俱毁,大水冲垮的堤田尚未修筑,钱塘郡两万百姓也尚未安置,此乃民不聊生啊!”

公输沐真乃统筹大局之人也!

听到这里,白凤仪心想,钱塘观水灾冲毁堤坝,尚未治理,眼下思考以北十座城池,的确尚远。

“依先生之意,该当如何…”

“元帅乃惊天伟地之才,又深得当今皇上信任宠幸,再加上除贼有功,眼下若是再建功立业,治理一方水灾,可谓是喜上加喜呀!”

“公输先生过奖了,在常人眼里,我白凤仪只不过是十岁顽童而已,公输先生还是讲一讲如何整治这一方水灾吧!”

“元帅过谦,吾今日站在城楼之上,观得新安江与富春江之况,心中早有定论!”

“烦请公输先生速速讲来…”

“元帅莫急,待我慢慢道来,话说钱塘连年大潮,浙江一带,自古以来因其大潮胜况,遂引得骚人墨客无数,而其堤坝也是越王勾践所铸,虽牢固,但年代久矣!”

“那为何不抢修?”

“元帅有所不知,此郡轮番太守总兵不是不修,而是皆欲修善,却不知如何下手!”

“先生,此话怎讲?”

“元帅殊不知新安江与富春江两河汇聚之地正是钱塘关,两河之水于每年七月通过钱塘郡汇入东海,再加以海风,便是大潮,今年由于旧堤破损,大水到来未能阻挡,故而造成水患。”

经公输沐一讲,白凤仪顿时毛瑟即开。

在现代社会当中,白凤仪虽然不是地理学者,但基本地理常识还是懂得,或者有所了解。

用堤坝挡水,注定不是长久之策。

待到堤坝建成之日,两河汇聚之处安一闸门,不想解决问题了吗!

想到这里,白凤仪便哈哈大笑。

“元帅为何发笑?莫非胸中已有良策?”

“先生,本帅于明日就下令筑堤,筑堤坝一事,先生无需担心!”

有了系统奖励的《筑堤册》,白凤仪至是早已学成。

“哦,对了,公输先生,本帅想待到堤坝落成之时,铸一钢铁大阀门与两河汇聚之中间处,这样在每次大水囤积到一定程度之时,就开闸放水,不至于大水冲毁堤坝,甚至淹了民田!”

“主公好计策,卑职愚钝,哪里能想得如此远见!元帅真乃神童也!”

公输沐听到白凤仪的大闸门,顿时感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顷刻之间,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好,既然如此,于明日征集全城军民,先打造堤坝,后铸以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