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一路向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知事故而不世故(第1页)

城市里到十一二点了,还有络绎不绝的人,零晨三四点,街头已经人声鼎沸。城市的霓虹灯一闪一烁,让人心神不宁。青石板路上,皮鞋发出清脆的声响。十字路口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走在街上,有的挑着担,有的蹬着自行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白天的车水马龙,夜里的灯火阑珊。这和农村日落而自息,日出而作的生活作息截然相反。陈子奇渴望融入大城市的生活节奏,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渴望衣锦还乡时,能咸鱼翻身。可此时此刻,陈子奇感受到现实的吊打。他失魂落魄地在街上走着。他跑了一天的工作,不光因为不识路,还跑了很多冤枉路。还因为看他瘦小,年龄也不大,没人敢要。一路上他都在自我否定和自我安慰中挣扎。他还有个更大的纠结,回到小宝家后,要跟小宝和周婉兮怎么说。自尊心已经被现实摧残得支离破碎,但是在陌生人面前,他哪怕不顾形象的,无遮无羞地,在地上打滚。但是在小宝和周婉兮面前,他仍要保持体面。他不由想到,小宝一直跟他强调,就把他家当作自己的家,陈子奇知道小宝是真诚的,但是他觉得小宝和周婉兮可能不太能理解他一个外乡人的疑惑和不安。他要努力把自己装成都市一族,需要的是一番削骨锉肉的改变。一眼望去,尽是让人眼花缭乱的繁华,可是没有一小朵和小片真正属于自己,那是一种怎样的无助。理想一次一次在现实的捶打下,越降越低。起初,他想找一份喜欢的工作,体面的工作。到最后,他想的是找一份能谋生的工作。就像高一的学生,最初的目标是清华北大,到高三那年,在经历一次次模考后,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清醒的认识,将目标降到了只要能上一所本科学院就知足的份上。陈子奇拖着疲惫的步子走到周婉兮的店门口,他快速地调整到让自己看上去精神抖擞的样子。他刚进入店中,周婉兮就笑着迎上来,连忙给他煮了一碗面,倒了一碗热面汤,也没有问他找工作的事。这时店里来了一个男乞丐,头发看上去好久没有拾掇了,罩在脸前,只探出一双眼睛,看上去畏畏缩缩。他端着一个豁口破碗,碗里空荡荡的。周婉兮的“信得过面庄”,居于一排饭馆的中间,可见他已经讨了好几家,也没有讨到一口饭菜。这年头,大家生意都不好做,看到这样一个又脏又臭的人进入到饭馆里,为了避免影响生意,大家都跟赶苍蝇一样,要将他赶出去。陈子奇正欲去赶,周婉兮却示意他不要赶,让他坐到靠门口的位置。陈子奇莫名其妙地看着周婉兮,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周婉兮竟然煮了一大碗油泼辣子面,端给那乞丐吃。还附加一句:“吃不饱说一声,我给你再煮点。”

才碰了一天壁的陈子奇,本来以偏概全,对西安人,对城市人都已经深恶痛绝了,他切身体会到的是他们的冷漠与自私。完全不像农村,一家有难,八家支援的样子。而周婉兮让他觉得,她是特别的存在。周婉兮才19岁,也没有了父母这把庇护伞,原本像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女孩子,更知人情世故冷暖,而她却知世故而不世故。他明知道一个乞丐,就是给他一碗饭,他可能转身也不会记得她的好,而且乞丐的恶臭还会影响店容,她还是给他打了一碗饭。并且打完饭后没有立即赶他走,而是让他坐在店里吃完,喝完,乞丐吃完饭,也许是情绪太过激动,跪在地上,要给周婉兮磕头。周婉兮示意陈子奇将他扶起,乞丐身上的馊味,让陈子奇呕了半天。周婉兮走近陈子奇,一边给陈子奇拍打背部,一边拿了一张纸递给陈子奇:“难为你了。”

陈子奇无意中与周婉兮的眼神相遇,他不由害羞而自卑地低下了头。像周婉兮这样的女子,在他的心目中,她几乎神圣到不容亵渎。周小宝喜欢戏曲,倒是没有周婉兮那么务实,他为了自己方便外出,让妹妹有个人照顾,他帮妹妹周婉兮订下了一门亲事,周婉兮懵懵懂懂,也以为婚姻也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父母不在了,长兄为父,哥哥看中的人,应该也不会有错,于是就答应了。只是因为对方家里死了亲人,家里有孝,所以两个人迟迟没有结婚。周小宝又出去唱戏了,他委托陈子奇照顾周婉兮,在周婉兮的店里帮忙,当然这是陈子奇求之不得的,如果有一个合理的身份,他一定愿意在店里帮周婉兮卖面。但是他在心里又把自己劝了劝,又是自尊心作祟,他觉得他还是得出去找一份像样的工作。可这个像样现在已经变成谋生了。他在周婉兮的店里帮忙,因为以前有一些做饭的功底,所以学起来也快,周婉兮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他就上手了,因为力气大,他团的面有劲道,几次顾客过来吃饭,都称赞周婉兮新换的厨子不错。之前找工作的时候,就是当泥瓦工,人家也最看重经验,在工地搬砖吧,人家测试都没测试,就以貌取人,嫌他瘦小,就把他拒之门外了。现在有了在面馆里的工作经验,他觉得不妨在厨师这个领域发展,没准能开辟出另一番天地。想到这里,他受伤的心又自愈了。他与周婉兮走在霓虹灯下,灯下摆地摊卖烤油馍的人正烈火烹油地烤着,旁边围了很多似乎是刚下班的年轻人。周婉兮最喜欢吃烤油馍,据陈子奇观察,她每两天都要吃两个烤油馍,而且是大晚上的吃。周婉兮没有征询陈子奇的意见,就给他也烤了一个。陈子奇感觉周婉兮盛情难却,就只好拿起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