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在大宋破案强国[七五]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30画船人似月(第1页)

31画船人似月

庆功宴的后半程,江临都因为这突如其来的一场考试而郁郁寡欢。

江临倒也不是觉得害怕,毕竟他在现代社会里的法考成绩可圈可点,也不会过于害怕去背什么法律法条。

但总归是遇见了个没有准备过的重大考试,任谁都很难有开心的情绪。

而且江临如今扮演着原主顶级学霸的角色,还不能向人诉苦。

真是憋死人了。

更让人头疼的是,江临回忆了一番,自己家里似乎没有什么记录宋律的书籍,他便向谢龄问起哪里能找到复习的资料。

后者听江临问起,先是有点惊讶于他竟然还要复习,随后便道:“下官那里的书也不全,倒是启游先生,虽然没考到功名,却收了不少律法书籍,您可以去他那儿借一些书。”

谢龄看了一眼坐在自己身侧来蹭饭的云殊,又道:“刚好下官待会儿准备将云殊姑娘稍回她师父那里,少丞可以同我们一道过去。”

云殊漠然地点了点头。江临也觉得择日不如撞日,便待庆功宴结束之后,带着些酒菜一道去了启明医馆。

江临等人来到医馆后院时,发现启游正坐在墙角焚烟。见他们来了,启游将东西匆匆拾掇了一下,便要向他们行礼。

胸前的白色坠子一闪而过,江临觉得那物件隐约有些眼熟,手上仍先是把打了个趔趄的启游扶住。说明来意之后,他赶紧教云殊把启游扶回了房间里去。

二人在书房寻书时,谢龄明显仍在担忧着启游的身体,便向江临提起道:“启游先生最近的身子骨愈发孱弱了,之前他与下官提起,有想要休缓一段时间的意思。”

“但大理寺中经验丰富的仵作不多,下官想挽留一下启先生,他却说,从陈知府后的案件尸体都是由云殊姑娘亲手检验的,或许可以让她来试一试。”

“做好背景调查,只要她愿意好好做就行。”江临也觉得云殊复刻匕首的能力上佳,如果谢龄这个古代人都不介意女子入大理寺做事,他自然更不会有什么不同意的。

江临知道谢龄最近在为招募吏员的事情发愁,又说:“覃错最近帮了大理寺不少的忙,若是可以聘他了教捕快们一些训犬的本事,以后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当然,这也要看他愿不愿意。”

“这倒不错。”谢龄眼前一亮,很喜欢江临的这个想法。

捕快的工作要比街头卖艺杂耍要有保障多了,覃错之前将贝贝借给他们,这个机会也算给他了一个不错的回报。

江临拿好自己会用到的全部书籍,笑着说:“若他带着贝贝一起过来,你也可以考虑给他多一些工钱。”

·

祭祀大典,皇亲国戚以及朝中七品以上官员都需前去观礼。江临作为寻回明珠的功臣,有幸入了内场,看见祭祀的整个过程。

在无数佛子的诵经声中,红绸被掀开,高九丈九尺的金龙盘柱出现在众人眼前,其上的月华明珠在多云天气更显璀璨,颇有奇迹之景。

这颗明珠会被长期保存于龙柱之上,为了补上自己从文卿那里借来的账,江临还得找回陈知府处遗失的那颗月华明珠。

好在江临的这位师兄手里不缺明珠,人也比较通情达理,给他定下的期限也稍长一些,半个月里能找回来便可。

师兄并未提及找不回来明珠会有什么后果,但江临这人看似厚脸皮,其实也不爱拖欠别人太多,心中一直都惦记着这件事情。

他其实也试着去问过他师兄对方是从何处得来了那么多的月华明珠,但对方只说等江临再想起来一些东西时,再告诉他更多。

如今的当务之急是畅春楼里发生的那两起命案。

江临先派大理寺的人将香寄语保护了起来,以免对方再有与人接触的机会,再次翻转证词。

还是未免失了先机,讯问裴好竹的事情也要越快越好。

国子学生的命案受到了众多关注,无疑也要进入三司会审,只不过先前审理的阵容没有陈知府案那样强大。

包拯他们都在处理上次案子的后续事宜,是以国子学生案的主官虽仍是大理寺卿傅毅,御史台却只来了两位旁听的监官,刑部将这案子分给了刚进京不久的司马光和另一位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