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在大宋破案强国[七五]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章 第38章(第1页)

39莫交无用月

翌日一早,江临便将启游之事同谢龄说了,让对方着人去调查,看看启游这些年还有没有什么旁的失职之罪,一起纠察个清楚。

谢龄也没想到启游会与前案有这样的纠葛,一时之间惊怒交加,颇有些无措。

“除了启游的这件事,还需调查清楚其他非科举出身的官吏、衙役和仵作们的身世背景,放在大理寺内存档,以便我随时查验。”江临补充道,“还有他的那个徒弟已经在大理寺任职一段时间了,或许需要着重注意一下。”

“云殊姑娘她应该不……”谢龄似想要解释,江临打断道:“一视同仁地去查便是。”

这书中世界的剧情实在是超出了江临的预料范围,他要将一切可能出错的苗子给扼杀在摇篮里。

处理完启游的事情之后,江临还需要参加郑贺和花凝欢案的后续会审。

谁知刚进院子里,江临便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嗖嗖跃至了众多衙役把手着的法堂之上。

江临:“……”

只怪原主的动态视力实在太好,他将几鼠的上房过程看得清清楚楚——一二三四五,包括他一会儿要传的目击证人,锦毛鼠。

江临注意了一下周围人的视线,走到侧面的墙边,晃了晃树来引起白玉堂的注意。江临不敢吱声,只用口型询问:“你这是在干嘛?”

白玉堂朝他做了个鬼脸,明显是让他别管闲事儿的意思。

江临心中一阵无语,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司马光叫住。

郑贺的案子牵涉人员较多,背景也复杂。在上一次休堂过后,判官席上的人员明显发生了一些变动。御史台这边换了两位年纪稍长一些的官员,刑部这边也将经验尚浅的司马光换了下来。

司马光不用再像之前那样与江临避嫌,便特意来提醒他要多注意新换上的判官们的立场。

江临只顾着担心白玉堂被人发现,一时没听清司马光说了什么。后者还当自己暗示得不够明显,便直接点明了自己那位接管了这桩案子的上司,刑部尚书张尧佐。

江临只在陈知府案的三司会审之中见过张尧佐一面。彼时对方对自己的态度还算和善,江临并不明白司马光为何有此提醒,便追问道:“君实你可是注意到了什么细节?”

“上次会审之时,我曾见一小厮偷偷塞给张尚书一个疑似信筒的物件,但他全程被人跟着,一直没有来得及看……”司马光悄声道,“或许是在下疑心了,但白石兄你多注意一下也是好的。”

这话中的潜台词便是,有人急着在三司会审前给张尚书递了纸条,若对方看过那纸条的内容,或许就不会以相同的态度对待江临了。

想起上一案的白玉堂差点说出踏雪堂与裴府有关的事情,便不难猜出当时去寻张尧佐的是什么人。江临心中顿时起了一些危机之感,十分感念地同司马光点了点头。

“多谢君实提醒。”

尽管香寄语之前有很多如修改证词、替换尸体的骚操作,但根据裴府以及裴侍郎的一系列反应来看,江临认为,裴侍郎杀了人是板上定钉的事情。

但此案棘手的地方在于,目前真正的花凝欢尸体还没有被找到,且很有可能已被踏雪堂之人很好地处理掉了,再也找不到;而且,香寄语的假死逃脱更令她那段以死明志的证词失去了效力,判官们很难再次相信她所说的话。

这也就意味着,江临如今可以依赖的证词来源就只有白玉堂……和裴府。

在尸体、凶器、人证、杀人动机都有缺漏的情况下,还想用犯人本家提供的证词定下他杀人的罪行,任谁听了都会觉得这简直是异想天开。

更何况,这桩案子的嫌疑人还是一位侍郎。

庭审时间将至,江临也不及再管白玉堂打算做什么。他一进公堂,便见正在候场的张尧佐啜了一口下人递来的茶,似正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却在下一秒吐了茶,将杯子摔进了下人的怀里。

“这什么玩意儿?怎么一股子青苔味儿?!”

江临悄悄向上瞟了一眼,一片瓦恰好在此时合上。他在心里默默为五鼠点了个赞。

张尧佐原本立起的气势被煞了大半,片刻才调整过来道:“江少丞,又见面了。”

江临恭敬行礼道:“下官有幸。上次会审时,有劳张尚书照顾了。”

张尧佐被噎了口气,脸色旋即变得极差。

上次他不小心错过了纸条,没能帮裴府在白玉堂脑袋上扣上一顶杀人的帽子,反帮着这个江临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