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折芙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孽缘(第1页)

自从武芙蓉跟溪牛聊过当皇帝的那些憋屈事,小伙子再也没提到外面之类的话了,就是性格比以往更闷,天天忙完了活计就是坐在地头上发呆,两眼直愣愣的,也不知心里在想什么。

白氏狠都在嘴上狠,实际还是担心儿子,同武芙蓉在溪边浣衣时感慨:“唉,当年那死鬼没的时候小豆还在我肚子里,一生下来就没了爹,我心疼他,所以这些年光顾着小的。现在看,还真是做错了,溪牛那时也才多大点,原本活泼的性子一下就变了,我也没在意,真是怨我,我这娘当的,唉。”

武芙蓉将衣衫在剔透的溪水中摆洗干净,笑道:“您也别这样内疚,一个人把他们俩拉扯大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记得当年你们家里光景哪有这么好,现在不缺吃不缺用的,不都是白婶你的功劳?别的别想那么多,溪牛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是应该的,实际他都已经够听话了,你不知道外面的孩子,在他这个年纪能把天捅出窟窿来。”

经武芙蓉一劝,白氏心里熨帖不少,拧着衣裳道:“说到外面,小武你别看我不识字没见识,但我其实清楚人不能永远待在一处,我当年喜欢他们那个死鬼爹,就是因为那姓佟的点子多,有主意,敢干敢当。可我当真是过不了当年那道坎儿,你说你爹若非是为了救他,怎么会被老虎伤成那样,弄到最后也没救回来,你娘伤心的不行,最后也……唉,那时候人也傻,不懂钱是好东西,家里一穷二白,连接济你们的银两都拿不出,你瞧瞧我们这一家子到底是造了什么孽,把你们一家人拖累成这样。”

太阳当空照,春日的溪水温腾腾的,并不冷。

武芙蓉双手浸在水中,肌肤骨骼皆被温润包裹,心情也释怀从容,对白氏好声道:“白婶以后不要再这样说了,谁都不想的。再说,我现在还要感谢你们收留我,你也知道我在外面惹了麻烦,除了来找你们,我无处可去了。”

白氏白她一眼道:“这话说的,什么收留不收留,当年我就想把你留在我们家里过,哪知你后来一走便再没了消息,现在终于回来,我高兴还来不及。”

武芙蓉笑了下,正欲陪她再说些家长里短,便听溪牛在远处小坡上高声喊道:“娘!六子他们从外山回来了!猎了头野猪,给咱们家送了块猪腿肉!你和小武姐想怎么吃!我给你们做!”

白氏起身往围裙上擦着手,扬声道:“你别瞎折腾!那野猪肉骚的很,得用水细细焯上一遍才能下锅,你等我过去弄!你去找小豆去,让他别疯了准备回家吃饭!”

等一家子人聚齐,烧水的烧水,切菜的切菜。

溪牛往灶房抱来一摞柴火,说起伙伴时两眼直冒亮光,语气难得激动:“六子说外山的好东西多极了,野猪野兔漫山遍野地跑,都没人猎,城里的人都不拿钱当钱,一张普普通通的兽皮,便能卖出好几文钱,够买二斤白米的。”

武芙蓉在一旁帮着白氏切佐料,心想何止呢,在你们手里几文钱的收,转手卖可就是几十上百两的高价,人在涉世未深时觉得全世界的人都是好的,可若深入了解,了解一分胆寒一分。

白氏全然没有想那么多,看到儿子高兴她就高兴,烫猪毛时顺口附和:“那六子这回可了不得了,估计正忙着在家筹备杀猪宴呢,你怎么不过去帮帮忙?”

溪牛笑道:“杀猪宴要晚上才开,现在不着急,我先在家陪娘吃饭。”

白氏动作一顿,眼圈红了红,心情百感交集,看向儿子正想说点什么,却瞧见他正拿着库房里那些竹简往灶口填,连忙上前拦住道:“你这是干什么,不看了?”

溪牛摇头:“不看了,书上说的也不一定是真的,我以后要是好奇外边,直接向六子打听就行了,小豆还没长大,我得留在娘身边,好好孝敬娘。”

白氏再也撑不住,泪珠子一下子便掉了下来,把在场的三个小辈吓不轻,但溪牛和小豆只知道慌张着问娘怎么了,只有武芙蓉能懂白氏的心情。

这世间没有几个凤麟龙角,没有那么多的大人物,普通人的悲欢掺杂着柴米油盐,母亲的悲欢来源于儿女,后儿女乐之乐,却先儿女忧而忧。

白氏捡起竹简,吹了吹上面的灰,抹着泪哽咽道:“娘没事,被烟气熏了眼了,把这留着吧,到底是你们爹留下的,多少算个念想。”

溪牛赶忙点头。

夜晚,溪牛从六子家帮完忙回来,进了门一眼望到母亲坐在正屋檐下,赶紧过去道:“这么晚了,娘你怎么还没睡?”

白氏揉了下眼站起身,展开怀中衣物道:“给你做了件新衣裳,等着你来试,看看哪里不合适,我好再给你改改。”

溪牛二话不说将衣衫套上,摸着布料傻笑道:“娘给儿子做出来的,肯定就是正正好好的,您看,一点都没差。”

白氏给他拽了拽袖子和两肩,欣慰地笑了:“真跟做梦似的,原先还没小豆高呢,一下子就长成男子汉了,你爹要是知道你长大是这般模样,肯定特别得意,嘚瑟。”

溪牛:“爹他老人家在天上会看到的,娘把儿子养得特别好,爹感谢您。”

白氏险些被这话又弄红了眼,感觉自己要哽咽,连忙笑着将话转开:“不说那些了,你忙这么晚回来,看样六子家是怪热闹吧。”

溪牛重重点头,似乎又来了精神:“那头野猪又大又肥,吃剩下的肉晒成肉干也够再吃半年,六子说他过两日还要再出去,还去逛城里,我托他到时候带回两匹好布,娘和小武姐一人一匹,做成裙子留着过年穿。”

白氏摸了摸溪牛的头,酸着鼻子道:“好儿子,娘没白疼你。”说完顿了顿,终于下定决心似的,道,“要不六子下次再出去,你同他一起吧?”

溪牛诧异极了,根本没想到能从他娘口中听到这话,下意识狐疑道:“娘你这是……”

白氏:“你小武姐说的对啊,你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是应该的。我不能因为我们老一辈的这些顾虑,就断送了你的前程。儿子,娘不反对你到外面了,但是你一定一定要小心,别管是老虎也好人也好,千万别对他们放松了戒心,娘虽然没到过外面,但也知道桃源村这个地方有多难得,你要是觉得不对,就赶紧回来,家里人永远在你身后等着你。”

溪牛眼眶一酸,挺大个人,竟如个孩子般扑在白氏怀中道:“娘,谢谢您。”

不日后,村里那伙人再到外山,果然把溪牛给带上了。

临行前白氏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当心,无论何时都以自己的安危为要紧。当然了,在保证好自己安危的同时,还要切记与人为善,毕竟他们佟家是承过别人天大的恩惠的,既被别人帮过,那自然要帮别人,能搭把手便搭把手,结善比结恶强,好人是会有好报的。

溪牛点头如捣蒜,两眼通红,既对家人不舍,也对即将面对的陌生世界感到紧张兴奋。

他走的当天,白氏饭都吃不下,说天热没胃口,却还能顶着太阳在院子里做针线活,没几下便要被扎下手指头。

武芙蓉特地熬了点清粥,搭配上爽口小菜,端到白氏跟前,把她手里的针线拿走放到一边,好声安慰道:“你别看溪牛整天憨憨的,其实心眼儿活着呢,他又那么爱看书,脑子里有杆秤,肯定不会被人诓骗,而且他只是出去看看,又不是不回来了,现在可都要到四月了,马上就到种粟的时节,他可舍不得他娘那样劳累,肯定会在那之前赶回来。”

白氏一听这样说,顿时觉得有道理,心里的那块阴云也跟拨开似的,没那么堵得慌了,喝了两口武芙蓉熬的粥,直夸味道好,一口没剩喝了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