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年代文的早死白月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第1页)

于是当村民们再一次聚集到村里的大平地上时,就看见老支书的身后堆着四大包东西。

好事的已经开始畅想里面是什么好东西,这东西都放到这里了,一看就是要发给大家的。

“你们看,老支书身后有好东西,这不会是从木材厂得来的吧?我昨天怎么没听到家里的小伙子说。”

“一看就知道数量不少,我们今年的收获这么多,说不准是这次零钱太多,村支书把钱用袋子装起来。”

“老支书,你身后是什么好东西呀?给大家伙说说,我看的心直痒痒!”

胆子大的直接询问,自己胡乱猜测那要等到什么好时候。

苏爷爷也不遮掩,冷着一张脸回道:“的确是好东西,等大家都聚齐,我就把东西拿出来给大家伙看看。”

虽然嘴里说的是好东西,可是面上却没有任何喜色。

这还是大家第一次看见老支书这副样子,一颗颗高兴的心顿时提到嗓子眼,原本沉寂下来的喧闹声,又开始死灰复燃。

等到所有村民和知青都到达之后,苏爷爷面前的苏强几人把带子打开,随着几声清脆的铁块相撞的声音,一堆黑色的铁齿轮、圆形铁架和橡皮圈出现在大家眼前。

以为是钱、票、吃食的人们顿时目瞪口呆,怎么会是一堆铁疙瘩?

苏爷爷也不遮掩,把这堆东西的来路解释清楚,一旁的杨志国也跟着点点头,表示老支书说的没有错,昨天是他们俩一起去公社开会的。

人群瞬间因为两人的话语而引爆,大家平日里很少看到铁制的东西,也就是破破烂烂的镰刀、锄头,就连铁锅和菜刀那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

现在猛地看见一大堆铁疙瘩,还是有来做机器的零件,大家就更不清楚。

“居然可以用来帮忙打稻谷,我每年抡稻谷我都感觉自己的胳膊都快不好使了,而且每年双抢之后,我都要去国庭那里拿膏药,有这样的好东西那是大好事呀!”

“可是你也不看看,我们会不会把东西弄出来,就连公社的领导都没有办法,我们一群泥腿子又会什么。”

“这总不能就光扔下来给我们看看的吧?大家都快想想,用这些东西可以做出什么来?”

一群人七嘴八舌地开始按照自己的思维,把地上的零部件在脑海中组装起来,可是不管怎么想,大家都暂时没有思路。

这东西没见过,没用过,就连一个成品图都没有,这东西要怎么才能组合在一起?

苏渔在这方面也是完全没经验,看着齿轮和橡胶圈,她只能感受到橡胶圈是履带,可以挂在齿轮上帮忙转动,至于其他的部分就完全没有思路。

就在众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能不能让我试试看?”

苏爷爷马上寻着声音看过去,发现是宋清衍,心里顿时安定下来,在他看来,宋知青就是所有知青里最有本事的一个人。

而且宋知青也不会说假话,虽然话语是说是试试,肯定是心里有成算才会这么说。

因此苏爷爷高兴地说:“没事,愿意主动尝试的快上来,要是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提,我们大家还可以帮个手。”

在众人的注视下,宋清衍波澜不惊地走到台前,蹲下身子,开始查看起里面的零部件。

根据他对村里打下稻谷用的木箱子,他很快就领会了这里的东西应该如何构建,但是他还需要再看书思考一下。

因此抬着头问道:“不知道这堆东西我是否能拿回去研究,我住的地方有本机械相关的书籍,我想尝试能不能直接做出来。”

“可以,可以,当然如果实在是没办法,只要把东西完好交还到村委就行。”

随后又对着下面看热闹的村民们说:“如果大家也和宋知青一样,有自己的想法,尽管提出来,我们这里还有三份零件,大家也可以拿回去试一试。没弄明白没问题,但是如果有损毁是需要赔偿的,按照铁价赔偿。”

此话一出,刚刚看着宋清衍想要模仿一二的人,立即按捺住自己蠢蠢欲动的心。

所以最终把零件拿回去的只有宋清衍一个人,这些东西,随着分鱼结束,住在杨晟家的三人一起抱回去。

接下来就是等待的时间,其实苏渔也很好奇宋清衍有没有这样的本事。

毕竟他看起来更倾向于一位文人或者其他,看起来风光霁月,不像是出现在机械这类粗矿画面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