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六零年代嫁厨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第1页)

“三丫!你脸上长的两个窟窿是摆设吗?衣服丢在这里你看不见?”

王樱懒洋洋伸了个懒腰:“谁的衣服谁洗。”

王玲玲不可置信的听着这话,这是谁?这是三丫?

三丫不是只会唯唯诺诺埋着头屋里屋外忙活吗?她怎么敢跟自己顶嘴?

“三丫!!”

王樱掏掏耳朵:“听见了,不用那么大声。”

王玲玲气得胸脯起伏不定,重生回来好几天了,她就没有一件顺心的事!

上辈子她听爹妈的话嫁了徐霜,整个大队都说她嫁的好,男人是吃公家饭的不说,还有手艺。

刚开始王玲玲也觉得不错,后来却不觉得了。

她让徐霜拿后厨的东西回家,毕竟材料放多放少也就是厨子一抖手的事,省下点东西拿回家根本没人知道。

徐霜不干。任凭她怎么哭闹,对方就是一脸冷漠。

徐霜不愿意,王玲玲就自己来。她每到下班时候就去找徐霜,趁徐霜不注意偷摸往兜里拿点粉条木耳这样的干货。谁知道被徐霜的同事发现了,对方直接告了上去。

徐霜也丢了活,回了大队。

回到大队的徐霜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时常帮着东家西家做做菜,虽说不是正经聘请的厨师,但乡下总少不了红白喜事。

每次给人家烧了一大桌子菜,对方总要偷摸给徐霜塞个几块钱或者给一篮子鸡蛋当谢礼。

按理说,王玲玲的生活质量并没有下降。她跟着徐霜打打下手,还能混到席上吃一顿。

在大家都没什么油水的年代,王玲玲过的是神仙日子。

但是王玲玲就是不满足,她嫁的是工人徐霜,不是这个混在村宴上的徐霜。

王玲玲又闹,想让徐霜接着去考工人。

徐霜倒是想,但偷拿后厨的材料对厨子来说不是好名声。哪怕不少这样干的,但闹出来就是不行。

徐霜消磨了好几年,王玲玲也跟他赌着气,夫妻俩人同一屋檐下反而过得像一对陌生人。

等到改革开放了,王玲玲就马不停蹄催促徐霜开了间店。就算她再觉得徐霜窝囊,也知道徐霜的手艺是不错的。光是当一个村宴厨师,也有不少人大老远跑来请他。

开店之后,王玲玲预想中的生活并没有到来。

辛苦的岁月过去没多久,人们的餐桌还都不丰富。徐霜的手艺好,卖个差不多的价,薄利多销也算是门源远流长的生意。

但王玲玲觉得不行,她把价格定得奇高。第一批人还没富起来呢,来吃的人也就那些个干部家庭。流水又能有多少?

王玲玲恨,恨徐霜为什么是个百无一用的厨子。

都说书生百无一用,说的都是屁话!人家上了大学的,出来就是干部。真正百无一用的是徐霜。

不上进,不钻营,不知道给自己捞好处。

在一次争吵中,王玲玲拿板凳砸断了徐霜的一只手。

这下子,餐馆也开不下去了。徐霜收拾了东西回乡下去种地。

王玲玲则是干脆的跟徐霜离了婚,南下去找发财的门路了。

刚开放那几年,南下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户籍制度都不完整,路上劫道的也不少,还有人贩子和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