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娇娇(H)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6 22 被相公送给兄长的贵女之朝堂风云一(第2页)

“……”,辛丰臣乍闻此等密辛,思忖了一会儿才犹豫着说:“可是……太子身世虽然……存疑,但是玉牒上是明明白白的,他就是元后嫡子,既嫡又长,除非又大不敬的过错,否则绝不能轻言废立。”

“……”,韩如懿沉吟了片刻才说:“子吉你这样不尊礼法的人,都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可见太子之位当真绝难动摇。”

他目视着辛丰臣,不语。

辛丰臣这一刻,才真的震惊了。

”难道陛下竟然……“他睁大眼睛,不敢置信。

如果太子不是皇后亲子,性情又不够友爱,皇后出于种种顾虑,想要废长立幼,也是应当。可是无论如何,这两个都是皇上的亲儿子,所谓手心手背,皇帝又是为什么支持皇后呢?

”子吉你在外朝,与后宫联系不多,所以不知道。“他冷笑,斟酌着道:“母亲与皇后娘娘交情很好,常常入宫……她跟我说,我们这位太子殿下,绝类先帝当年。”

“先帝……早年极聪颖,又有权术,能明人心,任用得当。刚刚登基那几年,东击朝鲜,北收女真,只有东南倭患屡屡难平。在内政上,既能用人,吏治为之一清。”

“倘若能坚持下去,不失为一代圣君。”

既然有倘若,就说明没有坚持下去。

“先帝晚年……”韩如懿脸色阴沉,想起府里那些人心惶惶的时光,冷冰冰地说:“性情有变。内廷重用宦官,下情不能上达,致使人人只有阿附彼辈阉竖才能得存!朝野内外,人人自危。”

“就连当今……也只有谨小慎微,终日不安。”

他深深吸气,先帝临终那几年,他已经十余岁了,那时御史周平上书痛陈利弊,直言进谏,却生生被廷杖打死在宫墙内。

他听说这件事,同所有人一样无法相信。

有宋以来,天下传唱的是“朕与士大夫共天下”!经蒙元乱世,太祖拨乱反正,国朝立国以来号称的就是“重文轻武”。就算太祖废了宰相,还不是又设了内阁大学士。

天下学子寒窗苦读十数载乃至于数十载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因为学了四书五经,就可以考进士,考了进士就能进内阁,进了内阁就可以分天子之权威,代天子票拟批红,甚至封驳天子诏书!

结果皇极殿外,职责就是“风闻奏是”的御史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所有人,皇权之下,皆为刍狗。

那样的日子,他是再也不想经历了。

“你可知道,”韩如懿深深吐出胸口郁气,“陛下对景王的考语,是‘此子肖父’。”

先帝早年倒行逆施,人心不附,当今陛下一样受够了那种日子,与先帝父子情几乎都在日复一日的战战兢兢中消磨光了。如今太子既然颇类其祖父,当今自然不喜。

辛丰臣垂下眼,慢吞吞的说:“所以……”

“令师恐怕要去南京了。”韩如懿扬脸,截断了他的话:“迁南京礼部尚书,过一阵子就有明旨。”

辛丰臣苦笑,他这位老师是北派文坛领袖,做经筵侍讲侍奉了两任帝王,嘉辰二年起就兼任了太子右詹事,板上钉钉的太子党。如今既然要对太子下手,太子的一众党羽自然要一一剪除。这位名望极隆的太子右詹事,当然首当其冲。

树倒猢狲散,换言之,就是要先驱赶了这些猢狲,才好砍树。

作为被驱赶的猢狲身上的一只虱子,辛丰臣眉间,终于染上了一缕忧虑。

==========TBC=========

*早殇的皇子一般都会追赠某悼王,有一些例外比如隆庆帝还是裕王时候的嫡长子五岁夭折,封赠裕王世子,隆庆登基之后就追封了宪怀太子。

这一章查资料的时候我才发现,设定背景的时候我把弘治帝和隆庆帝弄混了我敲,幸亏是架空啊啊啊啊啊啊吓死我了。

以及我今天查了好多明朝一甲进士的生平,怎么讲,要么早死要么成为大佬,早死的好多……本来设定是想让辛丰臣外放的,结果发现明朝正常的一甲一般除非惹事被贬官,基本都在京里……辛丰臣的老师李宾走的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阁老升职路线。

唉头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