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西门大官人在北宋末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公关行为(第1页)

西门卿没有直接回答小名系统的反问,而是娓娓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工艺,其实历史很古老了。最原始的制取方法是煎煮法,用盘为煎、用锅为煮。《汉书晁错传》中有载:(上曰)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豪杰,白头举事,岂发乎?成语‘煮海为盐’便是来源于此。

后来经过千年的实践改进,制取方法从直接用海水煎煮,变为淋卤煎煮。]

[穿越文里的金手指——海水滩晒制盐的‘盐田法’,在《天工开物作咸第五》也有载:海丰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

[解盐指山西解州的解池所产之盐,属&ot;贡盐&ot;之列。海丰则是今山东省的无棣县,因避朱棣尊者讳改名海丰。无棣滩晒的海盐质量与解州贡盐相同,无棣制盐水平可见一斑。]

[所以海水晒盐,真不是多稀罕的工艺。]西门卿总结陈词。

小雀儿一副‘竖子误我!’的雷劈样子,愤慨扇翅:[小说又骗我!]

西门卿抚抚小雀儿炸开的绒羽,安慰道:[你是名著系统,又不是历史科普系统,偶尔被演义或小说带偏很正常,无需太过自责。再说你不是还有我吗?]

最好只要信任依赖他就行了。

[哼!我才不自责呢,术业有专攻的道理我能不知道?]小雀儿死撑着面子挺胸傲娇道。

[那是自然,小名又不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智障系统,可是懂得很多道理的。]

西门卿骗了小雀儿吗?

骗了,又没完全骗。

他只是隐藏了一些内容没说完全而已。

他没说的是,《天工开物》是明代学者宋应星所著,以及海水晒盐工艺被发明和应用的时间也在明朝。

元太宗时,在无棣县碣石山北境鬲津河沿岸,建了海丰、海润、海盈三处盐场。

及至明初,海润、海盈两处盐场有煎有晒,但已经开始使用晒盐工艺,嘉靖元年海丰场率先易煎为晒,沿用两千多年的传统制盐旧工艺,被晒盐新工艺所取代。

现在才北宋末年,距离明初约莫还有两百五十多年。

所以真相是在北宋末的当下,有沿用千年的海水制取食盐的煎煮工艺,但还没有海水晒盐工艺。

所以武松带来的黄金宝箱开出的奖励——晒盐工艺,是很有用的。

西门卿则更加验证了一件事,就像现代的历史不能详尽记载先秦时期哪年哪月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未来世界对‘远古’封建王朝时期的历史记载,也只是个大概。

这种信息差的存在,是他所乐见的,借此可以让名著系统或者其背后的人觉得,系统对他的帮助不如想象中大,更利于他索取更丰厚的报酬奖励。

所以他骗了吗?没骗啊。

晒盐的确不是随便找一块沙滩就可以晒盐,接着就能用雪白的精盐大赚特赚的美事。

[晒盐这事最大的阻碍,并不是工艺。晒盐工艺就是引入海水、蒸发结晶、析出苦卤水和粗盐,再进行提纯——依次加入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再过滤去除杂质得到滤液、加入稀盐酸溶液、蒸发结晶,最后得到纯净盐。]

即使是氯化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这些化学剂,也能在现有科技水平下取得。

既然晒盐工艺能在明代发展成熟并得到应用,那也能在这个架空的宋代被应用。

[晒盐最大的阻碍,是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小雀儿拿关键词在内存库里一搜,还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