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西门大官人在北宋末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合一 这是什么绝世大丰收啊(第1页)

[继武松之后,终于又有一个ssr羁绊值满点成就了!]

蓬乎乎雪白云朵般的小雀儿,一扇短翅膀,兴奋得上下翻飞!

[啦啦啦~黄金宝箱里~会开出什么奖励~真期待~啊~]

[林娘子一个青铜保险~谢希大一个白银宝箱~鲁智深一个黄金宝箱~哇啊~囤积欲得到满足~]

甚至高兴得唱起歌来!

这都是它的业绩啊!

西门卿也高兴,同样也好奇。

在没有攻略的情况下,鲁智深的羁绊值为何突然满点?

不过人没在跟前,暂时也没法确定满点原因。

他倒有所猜测:算一算日子,来保应当已经到达东京,将林娘子接回了清河县家中。若遇得巧,或许能碰到鲁智深。

究竟是不是与此相关,还要回到清河县才能确定。

眼下西门卿按原计划,扯缰勒马,翻身下马,牵马步行。

准备深入探听一番无棣县盐场的风评。

恰这时,两个结伴而行的担货农人,走累歇脚,就歇在不远处。

两个农人卸下担子,就地蹲下,歇息闲聊。

瘦得麻杆似的农人,炫耀道:“你知我昨日到哪里去了?我去了海边!亲眼见到传言中的盐场:

那一眼望不见头,抬头看不见顶的高墙,红艳艳晚霞一般!”

胖乎乎腆着肚子的农人,好奇道:“盐场高墙用红砖垒砌,都传似是一道红霞架南北。那你看见安置房了吗?可是真如传言中那般方方正正,红红火火?”

麻杆似瘦农人,一翻白眼:“有高墙围着,我又没长翅膀不会飞,去哪里看得见?”

腆肚子胖农人,撇撇嘴角,:“那你吹甚么牛!那堵高墙谁想见,走过去便能见着,有甚稀奇!”

“大家好奇的是安置房!我听说啊,张家村村民八辈子修得好运气,西门大官人给他们建的安置房方方正正,风吹不倒、雨淋不朽,稳若磐石,可传百年!”

瘦农人又一翻白眼,酸得哩直搓手:“好似谁没听说一样!我家儿媳的娘家嫂子便是张家村民,再可靠不过的消息:

那房子十人齐力都推不倒,壮汉抡捶都砸不穿,爱护得当,莫说一个百年,再多一个百年都能住人!”

“且年后就要分房!”

胖农人瞪圆眼睛:“果真?!嗐,张家村真是祖坟修得正!”

瘦农人呸一口唾沫,“可不是!怎就不是我们村呢!”

西门卿牵马驻足,隔段距离听着,心中有些数了。

看来他离开到沧州这两个来月,盐场安置房大体已建造完毕。

此时正有一个农闲出来找活干的精壮苦力,听有人在谈论盐场,也走近闲谈打听。

“据说张家村民在盐场干活,有保底工钱,且子孙可袭,可真有其事?”

瘦农人一跌足,恨没生做张家村人!

“怎么没有!我儿媳的娘家嫂子的兄弟,已经在盐场干上活儿,一月结束领回工钱六百文,能买麦子三十斤!

据说盐场承诺,便是淡季事少,甚至半月不上工,也能保底领二百文工钱!”

“至于子孙能否世代承袭不晓得,毕竟如今才第一代。”

精壮苦力也一跺脚,“怎有如此好事!我竟没赶上!”

胖农人也是不解:“你又不是张家村人,怎能赶上好事?本也没你甚事。”

苦力依旧悔恨不已,“怎就没我事!年初我有一桩亲事,就是入赘张家村一个绝户人家!”

“若入赘了,我不就能赶上好事,每月领多则六百文、少则两百文的工钱!且还能住进那安置房!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