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西门大官人在北宋末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65 知音知己 蔡太师要认了大官人去做干儿(第1页)

世间知音,不过伯牙为子期破琴绝铉。

世间知己,不过伯乐相千里马,知其才美不外现也。

原来他满腹经纶、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却只堪为一村塾先生的不甘。

他欲做些甚么来摆脱庸碌,却不知从何入手的无措。

就如钟子期能听懂伯牙琴声中,有高山巍峨、有流水奔腾一般,竟也有人理解他的这份不甘和无措。

有济世之才,却不立济世之志!

欲替天行道,却拦路抢劫!

直刺心肺的诘问,更是扎中他的死穴,不死既伤。

吴用不禁扪心自问:他撺掇晁盖,促成‘七星聚义’,智取生辰担,他错了?

是了,错了。

错在尚未认清自身,尚未想清前路时,就贸然行事。

正如西门大官人所问:不义之财,取之何益?

他是贪图银钱吗?

可他活至而立,也未觉衣食窘迫。

他是贪图名望吗?成功劫取献给奸相蔡京的生辰担,这份名望确实不小。

可他要这名望做甚?

“我能让先生济世安民、替天行道,先生不必将自己逼入绝境。”

是了!在他尚不自知时,他体内的不甘和无措,就已在将他往前推着走。一旦走入绝境时,自然他就会寻求出路了。

“先生如何会天真地以为,即使今日成功劫取生辰担,消息也不会走漏呢?

一旦走漏,先生前路何在?束手就擒,还是落草为寇?”

是了!他本该深知事涉机密,世上便无不透风之墙,可在今日之前他竟似恍若未觉。

只等绝境之时,何处去寻出路,便是落草为寇。

“然后拉起一支起义军,反了这宋廷,替天行道?而后济世安民?”

是了!冥冥之中,在他尚不自知时,他已经在逼着自己,去走上那替天行道的道路。

在他自己都还不懂自己的时候,西门大官人却将他潜藏深处的心思剖析得一清二白。

何为知音,这便是知音罢!

何为知己,看他一村塾先生却是济世之才,如何不是知己!

[‘智多星·吴用(ssr)’羁绊值增加10点]

[‘智多星·吴用(ssr)’羁绊值:90点]

小名系统:[……]

小意思啦洒洒水啦都没当场满点算什么厉害啦(b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