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天灾囤货求生日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章(第1页)

一直到无数人在第三次大降温中骤然失去生命,官方紧急组建救助点,国外多地□□的消息传入国内,大家才反应过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气候异常或是低温灾害,这是一场全球性的大灾难。

江暮云提醒几位邻居的话,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买储水容器时,几人思虑再三,没有选择容易损坏的普通塑料水桶,而是和江暮云一样,选择了韧性较强的软桶,就是那种网上很常见的折叠浴桶。

这个是江暮云一早就打算好了的。

虽然说不知道今后南市能不能等到恢复供水的那一天,但多备一点储水容器总是不会错的。最好还是方便携带的那种,万一以后要迁徙,也能带着家当走。

在旱几年涝几年的环境下,储水容器的珍贵可想而知。又不是人人都有条件挖坑储水的。

而且这里是南市,建筑物的墙体很薄,保暖防寒的效果远不如北方城市的建筑。

如果温度真的还会继续降低的话,哪怕屋里空调还能用,也没法保证家里各个角落的温度都在零度以上。

他们总不能一直都把水桶放在卧室里,房间里也没那么多地方给他们放。

这种浴桶的材质足够柔韧,就算里面的水结冰了,也不会直接把桶冻裂。

也多亏他们不走寻常路,才没和抢购塑料水桶的人撞上。

几人顺顺利利买了桶,又跟着秦时文去了服装城。

这家服装城全名是服装批发商城,里头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门口的衣架上挂得都是鼓鼓囊囊的棉服,原本就不宽敞的过道,直接成了一条狭窄的单人走廊。

人在中间几乎是贴着衣架上的衣服走,时刻都要担心自己会不会把两边的衣架带倒。

秦时文一下车就和秦时武一起在前面带路。

温度骤降,找到这家服装城买衣服或进货的人很多,里头本就不宽敞的地界,现在更是有种寸步难行的感觉。

几人在秦家兄妹的带领下,一路像钻地鼠似的在里头蹿腾,好不容易才等到那兄妹两人在一家店门口停住。

那家店的店门半开,在挤挤挨挨的衣服的遮挡下,站在店外都看不清店里究竟有没有人。

秦时文给几人介绍:“这家店是我爸一战友家亲戚开的,南市旅行社带团往北要统一订棉服的,基本都是从这家订,老板专门做旅游团生意。我跟我哥去极市就是在这买的衣服,零下四五十度完全扛得住。”

要不是有这段经历在,想在南市找到能抗零下几十度的冬衣,难度其实挺大的,他们估计得在各大商场转悠好一段时间,甚至只能去登山用品店里碰运气。

秦时武拨开挡在门口的衣服,冲里面叫了声:“婶,我小武,你这会儿有空吗?”

店里传来一个女声:“我点个货,你们先看。”

秦时武低下头,艰难地挤进店铺里,余下几人也跟着他努力往店里挤。

没办法,地方实在不大,就他们站在门口叫人的这一会儿功夫,后头就有不少人在催他们让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