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侠影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王府映红雪(第1页)

沂阴县北方官道,名为仓凉道,往来路人甚多,属于交通要道。此时已经入夜,天空中飘着些许小雪,行人稀少,却依稀可见远处有一匹快马在道上疾驰,蹄下冻结泥泞路面也是被踩出一个个坑印。风雪天气赶路已是奇异,何况道路积雪,更难以前行,但这马上之人却是不敢有所逗留,饶是如此也依旧快马急行。

待得快马奔近,方才见得是一名胸前裹着个婴儿的中年男子。男子虽一身粗布,却难掩自身的军旅锐气,眼神凌厉,却是满脸焦急,似是正处于追杀之中。再看那怀中婴孩,生得白嫩可爱,在颠簸下竟不哭不闹,安然而睡。

原来这男子正是前些日自福王府中逃出的护卫赵渊,而怀中的婴儿则正是福王之子熊昆。

男子见雪势渐大,加之夜半,恐冻伤怀中婴儿,只得暂寻个庇护之所。赵渊边遣马儿疾奔,边向四下观望,举目望去,却是一片漆黑夜色,而无半分人家。

正焦急间,忽见远处山腰上依稀有灯火亮着,配合着倒退的树影不断闪烁,点亮了赵渊心中的希望。赵渊惊喜万分,急忙驾马奔去。待接近时发现,果然是一处人家。

屋内已走出一名老汉,手持火烛,显然是听得外面的动静,正要查看。赵渊见来人,大喊道:“老人家,可否借宿一宿?”老人见赵渊夜半赶路,又带着一个婴儿,深知必有缘由,但许是心地善良,不忍瞧着那婴孩受冻,因此也没有拒绝,连忙道:“赶快进来!”赵渊大喜,将马匹绑在院子中安顿好,跟随着老汉进入屋内。

屋内空间不大,一丈见方,只有老汉一人居住。入眼内,除去一床一桌一柜一火盆,已无他物。赵渊先是查看王子状况,见其衣物干爽,酣睡无异,便将王子安置在床上,转身再与老汉攀谈。

交谈得知,老汉原来是这山间木场的看守员,是以夜半依旧灯火通明,以防野兽入场捣乱,否则赵渊发现不得,还不知今夜如何。老汉问起赵渊夜行缘故,赵渊表面虽胡乱搪塞过去,心中却是已经翻江倒海,不禁回想起了前日王府劫难。

梁国当今圣上年已半百,病痛缠身,却膝下无子,令朝臣十分着急。朝臣们更为惊惧的是,眼下圣上宠信秉笔大臣李嵩,朝政皆由其把持,势力深入全国,掌握生杀大权,甚至有压倒皇室的趋势。

所幸,圣上唯一的亲弟弟福王有文韬武略,尚在壮年,不至令皇室血脉旁落他家。更为欣喜的是,福王正妻刚刚诞子,满朝文武皆喜,料想福王一脉承接皇纲,必定能压制李嵩,让王朝重回正轨。

福王得子,举国欢庆。唯有一人不悦,自是秉笔大臣李嵩。

李嵩生得高挺,面若刀削,肤色异常苍白,眉眼间尽是阴冷、沉思之色,胸中似总藏有万般谋略。得知福王得子,自是明白福王一脉已然留不得,心中已是升起了屠灭王府的计谋。

“主上,探子得报,王姬赵氏所产确为王子,取名熊昆。王府上下欢腾一片,福王定于十五日大宴群臣。另近日兵部尚书张宽和次辅刘松与福王十分密切,恐是有所图谋,怕是对主上不利。”相府密室内,一赤发青衣之人跪地禀告道。

李嵩微微点头,道:“圣上龙体愈发差劲了,怕是不久于人世。福王平日里虽游山玩水,不理政事、与那帮江湖武夫行酒享乐,内地里却是时时谋划着想要将我赶下台。若是其继位,怕是不如圣上容易就范。但如果是小皇子的话,倒是好些……”

青衣人道:“除之?”

李嵩深吸一口气,思索再三:“可惜呀,若是再给我几年时日,白疆必灭,四海皆平,那时我自退隐山林,何劳一众人费心驱赶?”转念再问,“福王十五日宴请群臣?”

青衣人答是。

“那便送份大礼吧!”

“诺!”

……

王府内,福王正与张宽、刘松谋划着如何除去李嵩。若是在以往,他凭借着一番花天酒地、不务正业的假象也不至引得李嵩过分在意;但如今喜得王子,加之圣上龙体每况愈下,他自知李嵩断然不会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保地位必然会对自己动手。他早已书信给国舅赵襄,请求带兵靖难,里应外合一举歼灭李嵩势力。

熊、赵二氏是梁国两大氏族,赵襄的两个亲妹妹便是分别嫁给了圣上和福王两兄弟。赵襄虽在边多年,借着眼线还有福王书信,对京城内诸事也是基本知晓,虽知皇室当前处境,但也并非想要孤注一掷。

赵襄早年与李嵩也是有些交集,两人一文一武,皆有大才,自是意气相投,惺惺相惜。只是李嵩早先辅政治国不受重用,转而迎合圣上喜好却是反深得其心,李嵩心中是以也看透圣上胸无大志,转而另想他法以实现抱负。李嵩这些年虽把持朝政,但其人确有才华,治政有方,最为重要的是,李嵩志在一统,执政以来最关切边境军事,钱财军士投入向来满足边境需求。这也是近年来边境一反往年颓废的重要原因。赵襄在边戍守,自然乐得如此。如此大才,本该大用。奈何圣上无大志,安于现状,对李嵩的治国方针全然不顾,这才致使李嵩僭越之举。若是带兵靖难,成尚可,除去李嵩,还政于圣上,只是边境怕是再次吃紧;但是边军无召进京,已是谋反,虽名为靖难,但终究难免世人之口。何况边境紧张,需得大量军队驻守,若是只派少量人马,怕是也难以除去李嵩势力,倒时自是羊入虎口,身败名裂。一番思量下来,赵襄还是拒绝了福王,并劝他与李嵩交好,若得李嵩辅佐,王朝必定中兴。只是他没想到李嵩臣心已死。

福王遭拒,但却无法死心,他深知此次李嵩必定不会善罢甘休,若是不除李嵩,自身难保。

苦于没有计策,福王心中很是沮丧,道:“刘大人、张大人,如今为之奈何?”

张宽也是面露苦色,刘松则道:“李贼势力庞大,唯有赵国公能与之相抗。”

福王苦笑道:“赵国公可是怕李大人怕得紧呢!我早已书信与他,他却是不答应。”

刘松二人十分震惊,但也是无奈,道:“那便只能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