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紫拐乌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章完结阅读1(第1页)

声明:本书为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下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okanshu

---------------------------用户上传之内容开始--------------------------------

您下载的文件来自:免费提供,请多去光顾此网站哦!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及出版图书,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第一章 陇东八屠

泰山。

古称东岳、为中土五大名山之一,山高千寻,上多秦汉古刹,前人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语。可见此山之高拔雄伟了。

正值深秋,天气不着瑟人的凉意,尤其是在绝顶的日观峰。

对着苍茫的云海,幻迷流烂的霞光,在那铸有“日观峰”三个浑宏大宇的千年石碑之旁,有一个身穿宝蓝长衫的修长身影,他正迎着凛冽的山风,卓然挺立不动。

山风拂起他的衣角,拂乱他整齐的头发,同样的,也吹拂着他荡起丝丝悉怀的心湖。

那俊美挺逸的面庞上,飘浮着雾一般的惆怅,眼眶中,含蕴著迷朦的泪光。

日观峰是高耸的,雄伟的,象征着豁达,高远;但是,又何尝不显示着深邃与沉郁?!……

今天是他——吴湖,叩别恩师,行道江湖的日子。在别人来,今天仍旧与其他的日子一样的平淡而无异,但是,在吴湘十余年的生命中,目前却是他最为黯然神伤的时候!

不是么?那“一步一回首,三步九断肠”的离愁别绪,总是最难令人消受的啊!

霞彩诡异的变幻着,仿佛映出一位老人慈祥和蔼而多皱的面孔,是的,这就是他的恩师,在十年漫长的岁月中,曾以醇存的爱滋润着这赤子枯竭的生命源泉的恩师。

“十年,这是个多么久远的日子啊!……”他叹息一声。

于是,在呼啸的山风中,在迷漫的云雾里,这隐隐散发着超然气质的青年,宛如又看到幼时牧牛的那片草地,草地忽然消失了,代替的是满天寒星在睁着无情的眼睛发出冷笑,在无数声尖锐的冷笑中,草地上的牛群杳然!多么令人惊惧与惶恐啊,牛群在他倦积入梦中失散了,而他那时尚是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

苦笑在吴湘唇角浮起,他摇摇头:“我那时好像觉得一切都麻木了,可怜的父母,他们在柳吴村中抵是贫苦的农人,那有力量去偿还村中大户的这些牛群呢?”

云海又弥合了,有些乌沉,那好似矗立放夜中的山石,又像鬼气森森的浓密森林。忽然,云雾滚滚急散又聚,像似一群咆哮而来的野狼!

“是的!那是一群野狼,在我哭喊着四处寻找牛群时候,碰见那一群生性凶狠张牙舞爪的野狼,多可怕啊!那点点森绿的目光,和低沉震耳的嚎叫……。幸而有一处崖下的石块救了我……该是恩师救了我,不是他及时赶到,将那些残暴的畜牲骗走,我仍是不能活着出来……后来,恩师收下我,带我到泰山后顶的齐云坪,养凡洞,传授我一身以前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技艺与学识。恩师所习真是浩如瀚海,他什么都知道,是那么多,那么博,那么深远……料不到那样简陋的浮心洞,却给予了我今生永远享用不尽的财富……”

山风吹拂得更加寒瑟了,吴湘紧了紧衣襟,依恋的向周遭环视“离开柳吴村十年了,不知那里的变化可大?唉,那古庙的钟声了,老树的斜影,塔顶的残铃……。魂索梦系的白发爹娘,更不知还是否认得我这不孝的儿子?”

暮蔼浮沉,前情似攀,像很远,又似在眼前。泰山后顶,齐云坪的云雾依然,吴湘痴痴遥望,但是阴的密云封固的万壑层山之外,又能望到些什么呢?

一声声韵,从望月顶旁的玉皇阁飘然而出,随风悠扬,传及群恋。

吴湘心头一震,猛然回头,向着熟悉的,带着凄凉意味的四思万物,看一眼,再看一眼,怀着满脸孺慕依恋之色,飞身向泰山南麓疾纵而去。

泰安城,是山东省垣济南的屏障,也是在省垣南部距离济南最近的大城市。

从日观峰到泰安城北门外的岱宗坊,足有五十里,如果在乎常人走来,尤其是走山路,总要大半天或者是一天的时间才能到达,而吴湘——这位青年侠士,不过仅抵用了一半时辰,他已经步进了泰安城。

已是黄昏,街上家家明灯高悬,商铺林立,行人熙来攘往,摩肩擦踵。

吴湘原是个乡间的放牛孩子,再留居深山苦学十年,朝夕所处的是一个人——一个老人;日日所见的,是古松翠相和一眼看不到边的层山森林,再有,那就是足下的流泉,空中的飞鸟,和天上的白云了。突然间今他接触到这五光十色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花花世界,真是目不暇接,一切都感觉到新奇无比,这确是他枯寂生活,一次绝大的转变啊!

吴湘沿着大小街道行了一阵,寻到城里一家最大的客栈黑底金字的扁额,上面写着“高升栈”三字。

这家客栈,面监大街,气派很大,看去极为宽宏敞亮。客栈带着饭店,异常方便。

吴湘微一迟疑,还未走列客栈门口,里面的店小二已经笑着迎出,这店小二十分年轻,右肩尚搭着一条旧毛巾,对吴湘恭身弯腰,客气万分的道:

“少爷,是打尖,还是住店?打尖小店有上好酒菜,住店有清静房间。”

吴湘面孔微红,轻声道:

“先打尖,再住店。”

店小二应喏一声,带着吴湘直到第三进院落走廊侧旁的一间客舍住下。

房间分大小两间,里面套间,一床一几,外间为客室,有一红漆方桌,上摆笔墨文具等物,四壁尚配接着几幅字书,虽非名品,倒也淡雅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