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世族嫡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章完结阅读63(第2页)

谢怿也站出来,“臣也这样认为,昨天我们根本顾及不到洛阳郊外的战况,太后娘娘,若追究抚远大将军的罪责,朝廷未免不公。

也有更多的官员站出来为冉溥说话。

王太后的目光一凝,道:“众卿所言皆有理,只是若就此不究,那么是不是他日所有的人也能以此为借口私自派兵到洛阳呢?须知道,有一就有二,哀家也是为陛下的安危着想。”说着这番话的时候,她瞄了一眼谢芙,只见这个丫头居然只是那样坐着,未发一言,她的猜测难道有错?

众臣听到她的话,遂都沉默起来,太后这种担忧也是有道理的,这先河不能开。

冉溥嘴角微微一笑,掏出怀中的一道圣旨,“陛下早已私密降旨给臣。”还是他的小丫头思虑周详,叫人赶紧给他送来圣旨,这样也算出师有名。

王太后及众人都愣然了,恨快,王太后的声音不由自主有些拔高,“陛下什么时候降旨给你的?”

“太后娘娘不信,可以验一验圣旨的真伪?”冉溥脸上的表情又冷又硬,“臣解了落阳一大难,居然得到是这种对待,太后娘娘真的让臣心寒至极,若不是有陛下的旨意,臣就真的是实属多管闲事了。”

王太后脸上的神色有些尴尬,冉溥说得没错,只是她有她的考量。

“抚远大将军,把圣旨呈上来,真假一验便知,舅舅,你可记得下了这么一道圣旨吗?”谢芙看到宦官拿着那圣旨过来,接过朝司马哀歪着头问道。

司马哀连圣旨也没看,忙道:“有啊,朕记得,有下诏让抚远大将军进驻洛阳护驾的。”

王太后看到司马哀这么随意就回答了,皱眉正想说些别的。

谢芙却又笑道:“舅舅,真的?没记错?不如让承旨一验,即知是否舅舅亲笔所书?”

“哼,朕的记性超级好。”司马哀高昂着头道,这道圣旨是谢芙让他写的,不过侄女此刻又让别人验?他有些不解,但看到侄女的神情愉悦,也就不计较这点小事。

承旨接过,当众检验,果然是帝王亲笔所书,不管司马哀是否正常,他也还是帝王,这圣旨自然是有效的。

王太后的脸上笑容尽夫,司马哀真的有下这道圣旨?看来借此事刁难冉溥是办不到了。

冉溥嘴角带了一抹嘲讽的笑容,道:“太后娘娘,现在可以证明臣没有私下带兵进驻洛阳了吧?”

“抚远大将军息怒,哀家一切都是依祖宗的规矩行事,为陛下的安全,哀家不得不谨慎。”王太后很快就摆出了一副和气的样子。

“我记得太后娘娘说要给抚远大将军奖赏的?”谢芙笑看向王太后,不知此事还做数吗?”

“当然,不用阿芙提醒,哀家也会记得的。”王太后道,“来人,赏抚远大将军金银……”

“太后娘娘,阿芙心里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谢芙突然打断了王太后的话。

王太后不知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细细回想她与冉溥的来往,除了那天之外私下里好像没有什么来往?遂笑着道:“阿芙,有话就直说,莫让抚远大将军笑话我们洛阳小气。”

“臣不敢。”冉溥应了一句,这王太后也是个狡猾的角色,说这么一句话就是让他不要提过份的要求,也让谢芙掂量掂量什么当说什么不当说?可惜他的小丫头也不是盏省油的灯。

谢芙笑道:“太后娘娘说得有理,我们洛阳自然不能让人小看,只是抚远大将军这次拯救的不但是舅舅的安危,也让洛阳城免于一场腥风血雨,既然我们要给他奖赏,那么自然就该问问他所需的是什么?急人所急,才显得我们有诚意是要给奖赏啊,太后娘娘,你说是不是?”她的表情一派天真无邪。

第五十三章以后有我来疼宠你

“对,对,朕觉得阿芙说得有理,抚远大将军,你有何要求?”司马哀睁着眼睛道。

王太后真想拍桌子,斥责他们胡闹,冉溥的目的是什么?司马哀不知道,她不相信谢芙也不知道,可是现在骑虎难下,她若反悔说不给提,那就是她这个太后言而无信,她居然掉到谢芙布下语言陷井里,双眼狠厉地看了谢芙一眼,这个小女郞比贾皇后还难对付。

“臣的来意,整个洛阳城的人都知道,陛下,太后娘娘心中有数。”冉溥笑道,贾家被除,很明显王太后就是朝廷的新风向。

“母后?”司马哀看向王太后。

王太后阴沉的脸色很快尽数敛去,咧嘴笑了笑,然后才看向一脸愣然的司马哀,“陛下,就赐给抚远大将军粮食十万石好了,这样既可以解了北地的灾荒问题,又可以让庶民感念到陛下的仁慈。”

十万石,冉溥的笑容有几分冷然,他从贤王处敲竹扛得来的也比这个多,北地的灾民也需要过冬,这才是他会来洛阳的主因,“太后娘娘如此敷衍臣,是把臣当成了叫花子吗?为此,臣曾承诺过若把安阳等地交予臣做防线,臣可保洛阳无虞,现在看来朝廷没有私毫的诚意,还不如贤王更能明白事理。”他的态度强硬起来。

众臣的脸色都不太好看,这冉溥居然这样说,丝毫不给他们留面子。

怒极的王太后又想伸手拍长案,然后想到那还驻扎在城外的军队,她又吞了口口水,把怒火咽下,然后摆出一副讲道理的样貌,“抚远大将军勿躁,哀家也不怕与将军明言,朝廷拿不出那么多的粮食,之前贤王已给了二十万石,加上这十万石,已经给了将军三十万石,足见朝廷的诚意,再者安阳等地就不劳将军费心了,自然有忠良守在那档住胡人的步伐。”

挑起这话题的谢芙此时却是笑逍:“太后娘娘,据阿芙所知各大世家手中都有不少存粮,听说好些陈粮烂在谷仓里无人问津,何不让大家都捐一点粮食出来?既可解朝廷的燃眉之急,又可拿来答谢抚远大将军?再者还可救人一命呢?正所谓一举三得。”

“阿芙,这是朝政,你一个小小女娃还是不要插嘴比较好?”王太后冷淡着神色道。

“太后娘娘息恕。”谢芙朝王太后微一躬腰,然后才继续说道:“阿芙身为舅舅的侄女,怎可置身事外呢?况且我所提到的无非就是粮食,其实捐出来的粮食不但可以拿来给抚远大将军当做奖赏,还可以拿来赈灾.让灾民度过这个冬季,不正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吗?”

“对,对,阿芙说得对。”司马哀道,“朕即刻下旨让各大世家都来捐粮。”

其实谢芙说的不错,王太后也是知道不停圈地的各大世家手中的粮食不少,但是让他们拿出粮食,可能性并不大,重要的是她不想让冉溥得尝所愿,正想作声之际,听到了司马哀捐粮的话,她的眉头皱得更紧。

下面众朝臣也愣然了,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