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迷魂谷奇遇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章完结24(第1页)

左边,有几个人就刻几道杠;右边刻的是几品叶参,几品叶就刻几道杠,这是为了使大家知道这个地方曾经挖过人参,是人参生长区。ggdbook

古老的采参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但现在野山参越来越少,放山人经常空手而归,已经没有上山采参的了。

有运气的人偶尔也能碰巧遇到人参,马小虎他们几个半大小子在山上玩时,曾发现过成片的三年生的“二甲子”和四年生的“灯台子”。李刚见过马小虎的父亲马老六泡在酒里的一支“灯台子”,也就筷子头粗细,二寸长短。李刚挖的这几棵老山参,每支都有胡萝卜粗细,半斤以上重量。俗称“七两为参,八两为宝”,可见这几棵参弥足珍贵,当然,这种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李刚是不会拿出去卖的。

金屏带李刚看了山洞几个藏宝的房间,里面堆放着六十多个装满各种金银珠宝的铁皮箱子。其中有的装着满箱的珠宝玉器,有的装满古玩和青铜器,还有一箱箱的名家字画,都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最多的是五十两一锭的金元宝,有三十几箱,大概是从明崇祯皇帝的“镇库金”中取出来的一部分。

李刚也估算不出这些东西到底值多少钱,也不费这个脑筋,因为他现在根本用不着,有老金沟那么大的金矿足够他们花用的了。

迷魂谷奇遇记第三节探家

李刚时常学着老虎的啸声招呼“小花”,只要能听见,不管几十里外,“小花”也会以啸声回答,跑回来和李刚他们相聚。周围的人们见鬼谷除了闹鬼还经常有猛虎出没,更没人敢靠近了。

李刚有时在“青年谷”住几天,有时到迷魂谷住几天。也时常和大家在迷魂谷玩耍,在湖上荡舟,在谷里练习枪法,最后谭丽她们都可以像银屏那样蒙上双眼跑动中射击飞石。

新年快到了,李刚按与生产队的协定,拿了两千五百块钱交给生产队会计刘胜利,队长刘庆贵大喜过望,队里卖公粮的钱还没有发下来,正缺钱用。按约定,队里给李刚五人记一等工分。

张婶和王姐的户口也补办了,因为她们都是“失踪”,户口都没有注销,补办手续倒不复杂。

李凤和杨柳算是治山队正式队员,也按李刚的条件与她们所在的生产队签了协议,每人向队里交了五百元钱。李凤见哥哥嫂子日子过得艰苦,不计前嫌,将挣的工分钱全交给哥哥嫂子,自己不要一分钱。嫂子连说:“给你攒着,你结婚时再还给你”。

董延生与王姐领了结婚证,到村里看望父母。村里的光棍们看到董延生说下这么漂亮的媳妇,还穿的那么体面,眼馋得直流口水,都要参加治山队,全被李刚一口拒绝,理由是治山队是吃苦出力的地方,眼下也没有那么多的山治,用不了那么多人。

李刚见知青点的弟兄、姐妹们在队里干活辛苦,便给每人一颗“固本培元丹”服下,增强他们的体能,干活便轻松多了。但不敢轻易教他们武功,怕他们持武功惹事伤人,反而害了他们。

李刚和金屏、银屏都功力深厚,能吸取自然界的能量,可以数月“辟谷”不饮不食。但和大家一起吃饭喝酒,拉琴唱歌,其乐融融,增添不少人生乐趣。在现实社会中,喝酒吃饭也是与人交往的媒介,李刚他们自然不能免俗。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也经常同谭丽、杜丽萍几个唤来“金雕”和“小花”去打猎,除了自己食用,还送给知青点的弟兄们改善伙食。春节前,在迷魂谷的冰窖里已经冻了五只狍子、八只大野猪、八只熊掌、几十只野鸡野兔、两大篓子蛤蟆,准备春节回家时带回去。

在节前十几天李刚就给治山队放了假,留给董延生和王姐更多的结婚准备时间,并和他们说好,结婚喜酒回来时补吃。

临行前,李刚唤来“小花”看家,留下四口野猪,够它吃两个月的,连同治山队的牲口都由刘得胜负责照料。

回滨城时,李刚不愿金屏、银屏和社员们见面,便开车直接到县粮库,卸下一千斤大米,回来时再拉回“串换”的白面,送给高书记他们一些过节的野猪肉以表谢意。

谭丽带领金屏几人坐火车走,李刚和杜丽萍开汽车回去。

车走的是国道,路况还算不错,到了滨城,直接开到火车站。

在接站口,下车的旅客潮涌而出,但李刚还是一眼就看到谭丽五人。且不说她们五人个个明艳动人,光穿着就与众不同:金屏是纯白色毛衣,白呢子制服裤子,外套白色薄的卡丝绵半大衣,头戴白绒线帽,像个冰雪公主;银屏是同样式的一身玫瑰红色打扮,像朵绽放的玫瑰花;谭丽是一身米黄色调,身着薄呢子风衣;李凤是一身咖啡色;杨柳是一身淡紫。

她们和一般的旅客不同,旅客们为保暖大多穿着臃肿,衣服料也以棉布为主。而金屏她们都是毛衣外穿着薄呢子风衣或薄丝绵半大棉衣,系着腰带,身形苗条,行动轻便。人们惊奇她们穿的如此单薄,却一点也不冷,脸上红扑扑的如沐春风,她们的衣服色彩明丽而不俗气,引得众人纷纷围观,啧啧称奇。金屏她们只是微笑不语,缓缓走出出站口。

李刚把她们迎到车上,上车在铺好的熊皮的长椅子上坐好,分别送谭丽、杜丽萍回家,每家留下半扇野猪肉、两条十斤重的大鲤鱼、两对野鸡、两只野兔、十斤狍子肉和一百斤大米。谭丽、杜丽萍将东西搬进去,跟家里打过招呼,说晚饭不在家吃,就和李刚他们一起走了。

李刚把车直接开进自己家的小院。

这是一个典型的三间瓦房院落,中间是厨房,两边是卧室。在房子紧张的滨城里,这样的房子算是宽敞的了。但李刚的父亲是某大学的总务处长,住这样的房子就显得简陋了。

迎出来的是李刚的母亲魏兰英,慈眉善目,典型的居家妇女打扮。李刚介绍说:

“这是我妈妈。”

金屏、银屏、谭丽、杜丽萍、李凤、杨柳同声叫:“妈妈。”

李刚妈妈怔住了,想道:“李刚这孩子胡闹,这么带来这么多漂亮女孩来开我的玩笑,胡乱叫起妈妈来了。”一边往屋里让客人,一边又恨又爱的盯了儿子一眼。李刚嘿嘿一笑,也不作解释,和大家一起进屋。

谭丽和杜丽萍到过李刚家,刚坐一会,便起身出去烧水。

李刚到院子里卸车,金屏、银屏、李凤、杨柳脱掉外套出来帮忙,一会工夫就把东西都从车上卸下来,搬到小偏厦子里。进屋洗了手脸,和李妈妈唠起家常,说她们都是同一老师教出来的学生,称李刚同学也成,称师弟师兄也成。以后就跟李刚一样,称李妈妈为:妈妈。

李妈妈见六个姑娘个个如花似玉,聪明伶俐,知书达礼,利索能干,喜欢得合不拢嘴,真是看一个爱一个,个个都喜欢。赶紧张罗着洗菜做饭,招待客人。

金屏几个一起下厨,饭很快做好了,等李刚爸爸和妹妹回家一起吃。

李刚妹妹李晓先放学回家了。她今年十六岁,就要初中毕业了。已经出落成大姑娘了,但还是孩子气十足,见家里来了这么多姐姐,高兴得搂搂这个,抱抱那个,亲热得不得了。

李刚爸爸李秉诚回来得较晚,刚正的脸上带着几丝威严,使人不敢过于亲近。李刚妈妈将金屏她们向李秉诚作了介绍,李秉诚脸上露出笑容,请客人们在饭桌坐下吃饭(虽然十个人坐一起有些挤,但也勉强坐下了),拿出一瓶“半岛老窖”,倒了一杯放在自己面前,把酒瓶子推给李刚,对大家说:

“我知道李刚能喝点,不知你们女孩子喝不喝酒,你们自便,不要拘束。”

李刚知道爸爸爱喝点酒,但肝脏不好,大家都不许他多喝。便将爸爸那个酒杯拿过来,把杯中酒喝掉,又取来几只酒杯放在每人面前。让杨柳到小偏厦子里取来两瓶茅台,给大家一一倒满。给爸爸酒杯里倒了一点绿色葫芦中的汁液,然后加上茅台酒。

李刚站起身,手举酒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