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伴生守护亦情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四十九章 山里山外(第1页)

由于天气一直阴沉沉的,在山洞内也看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时候了。

好在沐清湲等人都有手表,这才确认了一下时间,有的同学甚至打开了手机想和外面沟通一下,但却一点信号也没有。

老族长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适应,年轻的时候遇到过比这还严重的暴雨。

虽然此时暗河的水位一直再往上涨,只要整个山洞涨满了水,也就不会再涨了,毕竟这里上来有个弯道,正好把暗河阻拦住了。

由于很多年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了,山洞里也没有准备太多的柴火,虽然山洞里并不潮湿,但暗河的寒气以及外面的水汽还是让山洞里显得十分地阴冷。

老人妇女和孩子围在了一堆篝火旁,沐清湲和同学老师们围在了另一堆的旁边,而那几名年轻力壮的族人则围在了最外面。这样在里面的人最暖和,在外面的人也不会一点温度也感受不到。

老族长看着四周的三十多个族人,心里还是很感慨的。

以前山里珍稀的草药和野生动物比较多,族里最多的时候也有一百多人。

可随着时代的变迁,一群群从外面来的人进山采药,不管是什么年份的都会采走,这也导致很多草药在短短十几年间就彻底寻不到踪迹了。

族人们采草药并不都是为了卖钱,而是当族里有人头疼脑热或是生了一些疾病时,都会拿这些珍贵的草药治病。

如今在一般的高山上也很难发现那些五年以上年份的草药了,再加上族人们也没有什么钱,这才导致了族人锐减的情况发生。

野生动物也是一样,偷猎者丧心病狂,就连幼小的动物也不放过,很快一些常见的动物也都消失不见了。

族人也没有钱去购买肉吃,渐渐地,生活变得越来越拘谨,这也导致每家每户都没有钱供孩子上学。

老族长其实很多时候也很是自责,也是在当地的倡导下,老族长才让族人出去打工,虽然赚得不多,但至少比在村子里生活要好上不少。

“老族长,您没事吧?”沐清湲端着一杯温水走了过来,把自己的水杯递给了老族长。

老族长愣了一下,不由得笑了起来。

“沐姑娘客气了,这么好的杯子,我一个老头子哪配得上用呢,倒到我的碗里吧。”老族长说完拿着一个泥灰色的陶碗,递到了沐清湲的面前。

沐清湲摇了摇头,并没有把水倒进去,而是拿过老族长手里的陶碗,把自己的水杯直接塞给了老族长。“我的爷爷的年纪和您差不多,您要是不嫌弃,就拿我当孙女看待就行。再说,哪有孙女会嫌弃爷爷的呢。”

看着沐清湲那满脸的笑容,老族长不由得摇了摇头,看来自己还真的没有看错人,沐清湲这姑娘和自己还挺有眼缘的。

山洞里的人虽然不少,大概有四十人的样子,可年轻力壮的人却没有几个,毕竟能出去打工的人都出去了,留在村里的年轻人,一般都是由于某些原因走不开的。

沐清湲把自己的外套脱了下来,给一个小孩盖在了身上,孩子的奶奶一再表示感谢,沐清湲的眼里不由得湿润了起来。

想起自己的外婆也是这样照顾了自己很多年,可当自己有能力让外婆过上好生活的时候,那个淳朴的老人却已经离开了沐清湲。

眼泪就像是断了线的珠子,沐清湲不由得哽咽了起来,往日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想起小时候自己对外婆的不珍惜,沐清湲很是后悔。

自己受了委屈外婆从来不问,可后来沐清湲从老舅那里得知,外婆没少去找那些孩子的家长。很多时候都被对方阴阳怪气地说外婆生了一个“好女儿”,被人拐到了韩国,还替女儿收拾烂摊子。

可谁又知道,沐清湲是适应不了韩国的气候,父母这才不得不让沐清湲一个人留在了国内。

可在那个年代,一个农村的女孩远嫁国外,是很多人所理解不了的,更何况又把孩子一个人抛在老家,完全就是一副伤风败俗的样子。

外婆受过的那些委屈也从来没有和沐清湲说过,沐清湲可以想象得到,当别人指着外婆说出自己的时候,外婆是怎样忍下来的。

然而女儿和小清湲被说的时候,外婆却无法忍受,经常会被气得好几天吃不下饭,这也使得外婆后来落下了病根,身体也渐渐不如从前了。

小时候老人们总是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可沐清湲始终不明白为何村里的人非要针对自己家,针对一个思念海外女儿的母亲,针对一个思念相隔大洋彼岸的孩子。

长大后的沐清湲明白了,只有自己过得幸福,别人才会嫉妒,而那些比自己过得不幸的人,也就成了自己炫耀所谓“幸福”的“倚仗”。随着村里人这几年都发达了,很多都搬到了镇上,在村里住的基本上都是老一辈的人,所以沐清湲这么多年也没见到过几个儿时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