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侯夫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章完结87(第2页)

果真是世事难料。

可这仿佛又是意料之中的结局。蕴姐儿的爱情简单纯粹又执着,只要喜欢上一个人就是一辈子非君不嫁。倘若她这辈子她没有嫁给她心里的那个人,或者她会用留在庵堂一辈子不嫁人作为自己的结局。茵娘不知道这究竟是好是坏,对茵娘来说,她觉得这种坚持是不值得的,但或许对蕴姐儿来说,她甘之如饴。

蕴姐儿继续在跟茵娘谈孕经:“……你别看现在能吃能喝就以为怀孕一点都不辛苦,等到五六个月肚子鼓起来的时候你才愁呢,大腿容易肿起来,还容易抽筋,等到生的时候,啧啧,那疼的,简直比被人直接捅一刀还难受。唉,明明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情,结果受苦受累的只有女人,男人只要等着抱孩子就好,上天真是不公平的。”

茵娘疑道:“咦,你又没生过孩子,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呃……”蕴姐儿表情有些不自然的道:“我是听人家说的。”说完仿佛是怕茵娘继续追问,急急的又端了桌上的茶来喝。

喝茶时撑起两只眼睛来看茵娘,见她还有疑惑,等放下茶杯,也不等茵娘说什么,急急的站起来道:“好啦,天快黑了,我要先回去了,要不然我娘该担心了,等下次我再来看你。”

茵娘总觉得有些奇怪,本还想再问,但见外面天色确实有些晚了,便将心头的疑惑放下来。

蕴姐儿又从自己的袖子里掏出一个平安符来递给茵娘,道:“这个送给你,放在床头,是可以保你和宝宝平安的。”

茵娘接过来,笑着道了谢。接着站起来送蕴姐儿出了垂花门,然后再让青花送她出永宁侯府的大门。

等蕴姐儿走后,茵娘靠在榻上休息,她这一胎怀得顺利,已经过了三月,除了爱吃酸的,连一点恶心呕吐的感觉都没有,而且能吃能睡。

彩朱从外面进来,贴着茵娘的耳朵道:“夫人,何夫人又来看二夫人了。”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自何氏嫁进来以后,何夫人三天两头的就会来侯府给女儿打抱不平,就连之前守孝的时候亦是。每次看到何夫人,茵娘总有一种“难怪何氏的性子会长成这样”的感觉。

每次来,何夫人就是一副你家欠我银子的表情,还爱摆长辈的款,开口就是侯府薄待她女儿,后面连她管家都指教上了。便有一次,茵娘屋里两个小丫鬟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小丫鬟两个一起打扫屋子,最后也不知道是谁打碎的,但两人双双到茵娘面前跪下来请罪,将责任揽在身上。茵娘见她们认错态度良好,花瓶虽值点银子,但也不是多贵重的物品,于是斥责了她们几句,又罚了她们几个月的月钱之后就轻轻放过了,也没让她们赔花瓶的银子,吩咐人将碎片装了去库房销册。

偏偏刚从外面进来的何夫人见了,直接坐到旁边的座位上就开始教训茵娘:“陈氏,不是我这个做长辈的说你,丫鬟坏了主子的财务,哪里不需要赔的。知道的说你宽待下人,不知道的就说你不会管家。若在我们何家,这种丫鬟拉下去打上二十大板都是轻的。下人若见你宽容可欺,只会欺上瞒下,他们联合起来,还不把侯府都搬空了。你别忘了,侯府的家财可不是你一房人的,二房和三房可也有一份呢。不过这也怨不得你,你怕是从小没学过管家。这样吧,珠姐儿是我从小教导的,管家之才不说学了我的十分那也有九分,以后你不如让她多帮帮你,你在她身边多学个几年,也就知道怎么管家了。”

茵娘气得直接想吐她一脸的血,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奇葩的人呢,还让她跟何氏学,不如直接让她去跳河还更快。茵娘终于明白,比起何夫人来,何氏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茵娘一度怀疑,每次何夫人来都是单打独斗的来,身边连个陪伴的儿媳妇都没有,这其中是不是何夫人每次要出门的时候,儿媳妇就集体抱病。

茵娘烦她们烦的要死,偏偏又是正经的亲戚,茵娘还不能将人往外撵,发展到最后,茵娘干脆每次她一来,等送上茶水就借故出去,还命令屋里伺候的人除了给她换茶不许搭理她。反正等她喝饱了茶,见无人招待她,自然也就回去了。

自茵娘怀孕后,林太夫人为免茵娘劳累,又将侯府的中馈接了过去,接人待客的事情自然也由林太夫人来管。

茵娘道:“反正与我们这一院无关,以后别管她们。”

彩朱道:“是。”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只有一更

这几天会比较忙,可能没时间码双更,等下个月1号开始,会重新双更。abcdefg

第107章私情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何夫人下了马车,怒气匆匆的进了自家的院子,然后坐到太师椅上,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下去,胸口的郁气这才稍稍散了些。

躲在门口的丫鬟伸出头来看了一眼,然后急匆匆的回了何大奶奶马氏的屋里,马氏正坐在榻上抱着自己刚几个月大的儿子,轻轻的逗着。

小丫鬟走到马氏的旁边,小声的道,“大奶奶,夫人回来了,看夫人的样子好像被气着了。”

马氏拿手抹了抹儿子嘴边的泡泡,满不在乎的道,“回来就回来呗,她哪次从小姑那里回来不被气着的。”

小丫鬟又问道:“大奶奶您可要过去请安?”

婆婆在外面被气着了回来,做儿媳妇的于情于理都该过去请个安,顺便端个茶让婆婆消消气,这才是孝顺。但马氏却不乐意道:“婆婆的脾气就跟小姑的一样,生气的时候就跟暴碳似的,谁往前凑谁惹一身黑,谁乐意凑热闹谁去,我可不去。”

小丫鬟低头站在旁边并不插话,马氏又继续道:“婆婆也真是的,哪家的媳妇不是多年熬成婆,就小姑子金贵,动不动就喊委屈叫娘家人的。再说了,也不看看永宁侯府是什么门第,哪里是我们招惹得起的,若把人家惹恼了,人家随便动动手指,我们都能吃不了兜着走。便是宠女儿也该有个度,一个小丫头片子,倒看得比几位爷还要珍贵。”

说到这里,马氏不由想起何氏的嫁妆来,她是长子媳妇,平时帮着何夫人管家,是知道家中有多少家财的,何氏又不由的抱怨道:“说起这个我就生气,家中拢共不过十几万的家财,家中还有三个兄弟,当初小姑子出阁时,竟整整陪了三万多银子的嫁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