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偏偏喜欢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章完结18(第1页)

,小米把韩宇寄到她家的信传递给我,“喏,你的信!”

我不好意思地冲她笑笑,她却冲我翻白眼,“你知道我爸怎么说吗?说林立夏肯定是恋爱了!”

我顿时慌了手脚,陪笑道,“哪里!哪里!”

小米郁闷道,“你的意志真不够坚定,居然还是北京的那个家伙!”继而又绽放出笑颜,审问我道,“上次他到火车站接我,我估计把他折腾得够惨!你老实交代,他抱怨过没有?”

我立即指天画地地发誓,“当然没有,他直夸你聪明乖巧又伶俐!”真相咱们姑且放在一边,我假装自己从来没有听见过韩宇在我面前抱怨,做苦力的路程是那样的漫长。dengyankan

小米狐疑地打量我,不屑地从鼻子里哼哼,“林立夏,你知道吗?你一撒谎就装得特纯真,特无辜!可是你自己想想,骗别人容易,你骗倒过我吗?”

老天爷真是不公平,怎么会安插一个叫小米的家伙安插在我的身边,她总是第一眼就知道我是在装傻还是在骗人。

我和小米在操场上闲逛,听她给我讲李朔拍摄的那些美丽动人的风景人物,他们共同读过并且讨论过的那些书籍。她沉吟半晌,不知道是无意的还是有心说给我听,“你知道谁最了解我吗?”

我恨不得立即扑上前去,大声道,“当然是我!”

可是我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小米看了看远处连绵的山脉,悠悠道,“其实你并不是最了解我的那一个。”

电光火石之间,我呆立在原地。

小米的话突然让我很绝望,觉得此时的她距离我是那样的遥远,就连她痴痴傻傻的后续话语,只是从我耳边呼啸而过。

她的那句话其实是“我觉得可能李朔比你还了解我!”

我就这样被一时的嫉妒蒙蔽,没有理会小米的喃喃自语。心中一阵腹诽,“那个诡异的怪小子,究竟有什么好?!”

分手的时候,小米语重心长,“拜托你和张率成熟一点好不好,看看你们现在这种状况,我都觉得累得慌!”

火车上的奇遇

那年冬天的晚上,电视台在每晚十点后开始播映一部让我热血沸腾的电视剧,那就是江珊和王志文的《过把瘾》。在那些寒冷深夜里,我陪着杜梅哭,陪着杜梅笑,为他们的精彩对白大声喝彩,喜欢王志文吊儿郎当的德行,以至于让我忘记了南方的冬天是多么寒冷。那是我最喜欢的国产电视剧。

回学校的时刻很快来临,父亲和母亲给我准备了许许多多食物,我让他们多装一点,再多装一点,我的眼前已经浮现出宿舍那几匹嗷嗷待脯的恶狼身影。所以当我背起行囊上路时,沉重的牛仔背包迅速将我的意志力摧垮!我不禁置疑自己,带这么多东西,真是有病!

小米和我一起抵达的火车站,只是她的列车时间在我的前面。我把行李存在火车站后,便去为小米送行。我们俩在人潮汹涌的候车室里语焉不详心不在焉地聊着天,终于等到检票时刻的来临。

我目送着小米进站的背影,暗暗期盼她能转身给我一个笑脸,至少也来一个“挥手之间”。可是我盯得眼睛酸涨发痛,她的身影消失无踪,却没有收到任何一个来自于小米的信息。我的心情跌落至谷地,悲哀地以为,“天还是天,地还是地,不同的只是我和你!”

送走小米,捱到了下午,轮到我进站。爸爸陪着我一起对着漫长而拥挤的如站人群发呆。终于进站了,背着沉得要命背包的我却被拥挤而狂热的学生民工浪潮挤倒在地。当俺爹从万千人群中终于把我捞出来时,我已经和我的背包一起哭得花容惨淡面无人色头发凌乱。

好不容易挤到车箱面前,我彻底崩溃了。车箱的门口已经挤满了无数还想挤进已然成为沙丁鱼罐头的列车车厢的人群,我拿着自己的硬座火车票欲哭无泪。还是俺爹机灵,冲到一个铁路警察面前,叽叽咕咕一大通,警察只是打量了我一眼,便挤出一句,“跟我来吧!”而我就这样幸福地躲在警察挥舞着的皮鞭身后,挤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

上车之后,我才意识到,要坐回本属于自己的座位,前景是如此的黯淡,除非自己化身为一块夹心饼干。送我上车的警察拍了拍挤在我前方的小伙子,“你!把她一块拉进去。”

我就这样连拖带拽,连钻带挤的,和我居然没被扯散的行李一起,滚到了我自己的硬座车位面前。入座之后才发现,刚才拉扯我的小伙子和一个满面羞涩的女孩,以及显然是他们的亲戚和长辈,通通坐在我的身边或者对面。他俩相亲相爱的模样,显然是一对情侣。

我怯怯地搭讪,“你们去哪里啊?”

他们都对我微笑,“去深圳,老乡介绍我们去打工。”

我还是有点疑惑,“去深圳?干嘛坐这趟车啊?”

“唉!没办法!没有直达的,只能坐这趟列车,到鹰潭再转车!”

闲来无事时翻出韩宇写给我的信仔细咀嚼,韩宇的“情书”写得很漂亮,单看文字,有时候并不能把它和现实世界里那个家伙联想到一起,它总能带给我淡淡的幸福和甜蜜。我捏着信纸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反复观看,直至我趴在茶几的一角,睡着了。

我是被一阵哄笑给惊醒的。刚刚认识的那一大家子人,在茶几的剩余地盘上,玩起了扑克。我顿时来了精神,定睛看了看,原来打的是四十分升级,便有些意兴阑珊。老爷子注意到了我,“你也来,好不好?”

我不好意思的笑笑,“我喜欢打80分或者120分,40分反而打不好。”

他们反倒好奇起来,“还有80分?怎么打?干脆教教我们!”

我从自己的牛仔背包里,拿出两付扑克,本着同娱同乐的崇高目标,加入了战斗,教会他们玩80分,再后来干脆六个人一块玩120分,还有“找朋友”。时光飞速流转,很快到了晚饭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