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谢家有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5章完结(第2页)

彩蝶在一边听了也在暗暗庆幸找对人了,这下她家小姐算是有救了,当下就毫不犹豫地跪下去磕头,脸上还带着喜极而泣的泪水:“奴婢多谢顾世子和谢家肯我家小姐出头。”

彩蝶磕头磕得很重,那死命的劲头,只几下额头就磕出血来了。

谢兰馨被吓了一跳,忙伸手扶她起来:“快别这样,我也没帮上什么,只是出出主意,你实在不用这么多礼。”说着掏出帕子按住她额头的伤口。

彩蝶接过按着额头的帕子,不再多言,却把感激记在心里。

当下,逛街自然取消了,顾谨和暮雨汇合,先把谢兰馨和月白送回家,又把彩蝶暂且安置到自家,和祖父吴王通了气,便着手去办杨怡君的事。

很快京城里就传开了汝阴侯府以庶充嫡,谋夺公主之女嫁妆的事。

与杨怡君定亲的曹家自然最快得到了消息,立时登门向汝阴侯府问个究竟。

这些年,曹太夫人带着曹延嗣一直在曲周度日,一直到孙儿到了成亲的年纪才准备进京。

因要等杨怡君孝满,他们是今年才回的京。之前与汝阴侯府不过书信往来,并没有见过杨怡君的面,也正因此,汝阴侯府指着杨怜君说是杨怡君,他们也只当是真的。

现在有了这样的流言,自然要问杨家要个解释。

杨家哪里肯承认,还是硬着头皮说杨怜君就是杨怡君,就欺曹家没见过真人。

至于曹太夫人仔细看了怜君后说她与汝宁长得不像,她们也有解释,女儿肖父也是正常的嘛。何况真正的杨怡君论相貌也的确与汝宁长得不像,眉眼五官倒像杨驸马,只是与汝宁性格相似,神情仿佛。

虽则杨家死活不认,但曹家既起了疑心,那肯轻易罢休。毕竟两家虽都是没落侯府,汝阴侯好像还显得人多势众些,但论内里,自然是曲周侯府的日子更好些。

且曹延嗣可是已经承了爵的,与杨家的亲事若不是因着杨怡君是公主之女,又是当年怀愍太子定的,不好反悔,曹太夫人还真看不上。凭年轻的“曲周侯夫人”的名号,自家孙子品貌才华又都出众,什么贵女娶不得?若真着了杨家算计,娶个驸马庶女回家,曹家几辈子的脸面都丢干净了。

曹家没见过真人,但见过真人的却多了。虽然杨怡君近一两年少出现在人前,与怜君姐妹又有几分相似,但人家也并不是瞎子,自然能认出怜君是假冒的。

尽管如此,杨家还是抵死不认,认了他们就真完了,阖府一致决定将错就错,一错到底了。

曹家既有了人证,哪还会信,便闹了起来,一直闹到了御前,于是事儿便闹大发了,朝野都议论纷纷。

皇帝便下令彻查。

杨家的事哪里经得起查。很快,不仅欺侮公主、以庶充嫡这样的大罪确认无疑,其他许多乌七八糟的事儿也都暴露了,一时汝阴侯府便成了人人喊打的角色。

皇帝虽然对这个姐姐没多少感情,但怎么说汝宁公主也是皇家的人,这么对她就是打皇帝的脸,当下数罪并罚,汝阴侯府夺爵抄家。

按着当年汝宁公主的嫁妆单子,把汝阴侯府几乎都抄了个一干二净,抄完了皇帝也没自己留着,都给了杨怡君做嫁妆。

可怜杨怡君还是在乡下一个庄子里找到的,因要做死了怜君是正品,她便被以养病庶女的名义送到了乡下,差点真病死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觅得良人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连一直避世出家的汝阳公主都知道了。

汝阳公主是汝宁和宜阳的长姐,是先帝世宗的第一个孩子,从小就很受宠爱,性格刚烈,然婚姻不幸,两任丈夫皆早亡,又无子女,就带发修行去了

怀愍太子的事曾让她把先帝怒骂一通,这样犯上,先帝却没有治罪于她,反而加厚了她的封地,可见她的受宠。只是对于这些,她都不在乎,此后越发避世,一直住在山上修行,只偶尔见见去拜见她的安郡王和顾谨。

这回听说了汝宁和杨怡君的事,汝阳气得不行,竟下山来了,把杨怡君接到自己的公主府,很是教育了一番。无奈杨怡君性格已定,没法再改,幸而她以后所嫁的曹延嗣性子温和,曹家又人少,日子总能好过。

汝阴侯府既被抄家,虽然没有彻底一文不名,但他们人多心不齐,度日艰难,很快就厚着脸皮求到杨怡君跟前。

而杨怡君被他们一番哭求,竟还要拿出钱来接济他们,又想帮着去求情,叫汝阳恨铁不成钢地把她大骂了一通。

汝阴侯府众人,因此连京城也呆不得了,只得卷了包袱回乡下去,据说后来各房闹得不可开交,以致很快就分了家,而杨驸马这一房自然是过得最差的,后来竟不得不买卖婚姻,与商人去结亲,好换了银子来度日。

杨怡君由大姨母汝阳接手后,守完母亲汝宁的孝,顺顺当当地和年轻的曲周侯曹延嗣成了亲。

成亲当日,宾客盈门,热闹非凡,大家无人不说杨怡君命好,没有谁没有眼色地提及汝阴侯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