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漠边城浪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再来镇39(第2页)

(一)以下17位妃,见《明史》、《明书》、《国榷》、《世宗实录》、《昌平山水记》、《宛署杂记》等史料:

文恭妃(?--1532),她是嘉靖元年朝廷为世宗皇帝大婚、在民间大规模选美时的前三名,封恭妃。后因罪被软禁。十一年忧伤而死,世宗下令葬礼一切从简。谥曰悼隐恭妃。

郑贤妃,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首,封贤嫔。十五年死,约20岁出头。谥曰怀荣贤妃。葬于明十三陵陵区内,即“世宗贤妃墓”。

沈安妃,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为安嫔。十五年进封为安妃,无出,卒年不详。(参见《明书》、《宛署杂记》)

卢靖妃,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为和嫔。十六年生景恭王朱载圳,晋靖妃。她在万历年间以高龄去世,葬于悼陵

曹端妃(?-1542),生常安公主、宁安公主。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发生“壬寅宫变”,她受诬陷,被方皇后借机以凌迟酷刑处死。

尚寿妃(1549-1610),原为宫女。嘉靖四十年13岁时被皇帝临幸,是世宗晚年很得宠的妃子之一。嘉靖四十五年,世宗和她玩过家家,在帐子里放焰火,结果引起火灾,把毓德宫给烧了,但皇帝没有怪罪她,还于当年八月册封她为寿妃。几月后世宗亦病死,舆论因此把皇帝的死归罪于她。她死于万历三十八年,年62岁。

杨荣妃(?-1566),原为宫女,得世宗临幸,还未及册封,她就在嘉靖四十五年的大火中为保护皇帝和尚寿妃遇难。追赠为荣妃,谥曰恭淑安僖荣妃,葬礼按皇贵妃规格的四分之一办理,葬于明十三陵陵区内的“世宗贤妃墓”。其父兄皆得恩赏;

江肃妃,嘉靖十五年封恭嫔,次年生颍殇王朱载(土啇),十九年晋肃妃。

包宜妃,生平不详。《明穆宗实录》隆庆三年九月记载“己卯,世庙懿妃赵氏薨,命治丧礼仪杀宜妃包氏三之二。”据此推测她最迟在隆庆三年(1569年)已经去世。

赵懿妃(?--1569),嘉靖十六年生皇六子戚怀王朱载沴,十九年晋懿妃。隆庆三年九月病死,不知何故,明穆宗严令她的葬礼从简,其规模只有包宜妃的三分之一;

陈雍妃(?--1586),嘉靖十六年封雍嫔,八个月后生蓟哀王朱载?。十九年晋雍妃,次年生归善公主。万历十四年去世。

马贞妃,嘉靖四十五年六月薨,赐谥曰荣安。葬天寿山之陵次,丧葬礼仪同阎贵妃。史料见《昌平山水记》。葬于明十三陵陵区内的“世宗贤妃墓”。

赵荣妃,生皇八子均思王朱载(土夙),其他事迹不详;

张德妃,生嘉善公主,谥曰荣昭德妃;

杨淑妃,谥曰端静恭惠淑妃。

王丽妃,谥曰恭僖丽妃。

徐永妃,谥曰端惠永妃。

(二)以下24位妃子的名号见《宛署杂记》或《明书》。

葬于bj西郊的金山妃子墓,生平谥号不详:王靖妃、于宜妃、宋宜妃、王宸妃、褚晏妃、褚静妃、张常妃、王庄妃、彭安妃、杜庄妃、王康妃、张和妃、高和妃、高安妃、张安妃、王徽妃、张淑妃、王贞妃、陈静妃、王怀妃、何睦妃、耿平妃、吴定妃、李顺妃。

嫔(31位)

(一)嘉靖十年三月二日,嘉靖帝欲仿古礼为九嫔之选,在民间选美,册选如下九嫔。

郑氏为贤嫔、方氏为德嫔、王氏为庄嫔、阎氏为丽嫔、韦氏为惠嫔、沈氏为安嫔、卢氏为和嫔、沈氏为僖嫔、杜氏为康嫔,时年在14-18岁之间。其中的8人后来分别晋为皇后、皇贵妃、妃,只有1人未得晋封。

韦惠嫔,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事迹不详。

(二)如下6嫔,名号见《国榷》:

王宁嫔(?--1542),入宫途径、封嫔时间不详。据说她是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宫变”的主谋之人(待考证),被方皇后下令凌迟处死。

李敬嫔,由其父自荐、未经挑选而直接入宫,嘉靖十四年二月册为敬嫔,无出;嘉靖二十四年九月,其妹又被哥哥献入宫,位份不详。

赵荣嫔;卢靖嫔;江恭嫔;任顺嫔。

(三)如下25嫔,俱葬金山。名号见《宛署杂记》县始坟墓。

庄嫔王氏、惠嫔韦氏、常嫔陈氏、常嫔李氏、裕嫔王氏、怀嫔王氏、御嫔黄氏、宛嫔赵氏、常嫔马氏、常嫔刘氏、常嫔杨氏、常嫔张氏、康嫔刘氏、常嫔傅氏、常嫔张氏、常嫔刘氏、昭嫔张氏、常嫔武氏、宁嫔郭氏、静嫔田氏、安嫔孟氏、丽嫔宋氏、和嫔任氏、常嫔高氏、常嫔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