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秦影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一章 筷子学说3(第1页)

这抹红色,藏于土屋里,却映亮了整个下江里,整个江南乡。

……

杜哲看着红丝带编制而成的绳索,陷入沉思。

“我没想那么多,我只是想给嬴政灌输君民的思想,明白身为最少数的君主应该为人数最多的民众谋福,如此才能长盛不衰。”

杜哲内心被凌乱,天赋不能比。

现在,轮到杜哲被嬴政带上了另一条不归路。

制度!

同屋的蒙恬,在接受与他此前所受教育完全不同的理念,整个人是混乱的,新世界与旧世界的冲突太大。

“回太孙,杜公子。

末将以为,某还是出去为好!”

蒙恬不敢再待了,刚才听到的已经够他死好几次了,他怕再听到什么会被抄家族灭的信息。

老爹说的没错,知道得越多,并不一定都是好的,可能同时也越危险。

“蒙将军不必如此。

蒙将军才智过人,未来定是秦国之栋梁,一起商谈也是好的,不必多意介怀。

若是怕给蒙家带来不利,今日之事,除我等三人,不与外说,定是无事的。”

杜哲说道,嬴政也保证。

“此为学说交谈,蒙将军勿忧。

今后还要劳烦将军助为处理事务,此中之意,还是需将军明了的。”

蒙恬闻言,两个老大发话,他一个大头兵头子,也只能应着了。

接着,三人看向桌上的红绳。

“这根绳子代表什么呢?”

蒙恬问道。

杜哲沉吟道:“制度!”

“制度?”

“制度?”

杜哲解释:“制之以行的规章法度,称为制度!

红绳是把筷子捆绑在一起的规则,是保证长短筷子不分离的保证,是确保每根筷子都紧密联系的根本。

于国于邦,红绳谓之为制度。

人们聚拢在制度之下。

而非某个人、某群人之下,这是荒缪的,也不是不可能的。”

有了杜哲抛砖,接下来,两人也就自己的理解说了想法。

“国君之所以成为国君。

不是因为其聪明绝顶、才能超凡。

不是因为其能搬山填海、凭虚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