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清穿咸鱼宜妃的卷崽日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6章 明珠捉虫(第1页)

如今南巡归来,康熙还有件重要之事需得处理——户部尚书余国柱。

“朕命你查的事情如何了?”康熙叫了郭琇前来问话。

“臣已悉数查明。”郭琇拱手道,“户部尚书余国柱自在江宁起便贪污受贿,而后依附于明珠大人,会同诸位大臣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结党受贿,尽数详情,臣都载于奏折之中,请皇上过目。”郭琇双手呈出一份折子。

梁九功将折字转交给康熙。

康熙一目十行看完了,将折子丢在桌上,手指敲了一下案桌,淡漠道:“若非此时已经将近除夕,朕定然即刻查办,不容延缓。”

“臣听闻,明珠正同余国柱搜罗摘录汤斌之言论,欲上奏于皇上。”郭琇继续说道。

“为何?”

“余国柱向汤斌言,此前朝廷免除江南之赋税,乃是大学士明珠一力促成,是也,当向明珠纳奉谢礼,汤斌不理,被余国柱痛斥冥顽不灵。”郭琇说道。

“朕体恤江南百姓生机之艰难,竟然成了他们收受贿赂之依据,实属荒唐。”康熙一拍桌子,骂道,“卖官鬻爵,国之蛀虫。”

“同时,臣得知,因汤斌极其属员未向明珠送礼,今年考核官员之时,他们的评价只为中肯,但汤斌治下政治清明,抚民化俗,百姓皆心悦诚服。”

康熙气得胸膛急剧起伏,余国柱就罢了,明珠乃是朝廷重臣,平定三藩、□□、抵御沙俄……这桩桩件件功不可没,对于他素日与索额图相互仇轧一事,康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越演越烈,竟至如此地步。

“容朕再想想,再想想。”康熙说道,他还是想给这些人留下一丝情面,往日有功,他亦不想赶尽杀绝。

郭琇心中一沉,但见康熙心意已决,便立即闭口不言,“臣告退。”

——

翌日,朝堂之上。

余国柱余光打量了明珠一眼,明珠的手握了握拳头,“臣有本要奏。”

“讲。”康熙一直都在注意着余国柱,自然将两人的互动看得一清二楚。

“江宁巡抚汤斌在苏州发布文告中言‘爱民有心,救民无术’,实乃是诽谤朝廷,心怀怨恨。”余国柱说道。

“哦?”康熙唇角勾了勾,“苏州之公告,朕未闻之,你又如何知晓?”

余国柱没想到康熙会纠结这个点,只是稍稍愣了一下,便说道:“臣曾任江宁巡抚之职,故而有三两好友居于江宁,闻此言,心中大骇,写信告于臣,臣查察之后,发现确有此事,便上奏于皇上。”

“原来如此。”康熙点点头。

余国柱心中一喜,继续说道:“皇上待汤斌不薄,然此人冤讪不休,诽谤朝廷,实在是愧对皇上之恩德。”

康熙看了站在后方的郭琇一眼,道:“朕待你也不薄,可你不也结党营私,收受贿赂,你又何尝对得起朕的恩德?”

余国柱闻言,心中惶然,立马跪地,“臣冤枉。”

“冤枉?余国柱,你哪里冤枉了?”康熙冷漠道,“你既然想弹劾别人,朕这里也有弹劾你的折子,念。”

梁九功接过折子,扬声道:“臣郭琇有本启奏,武英殿大学士明珠、户部尚书余国柱、佛伦等人朋比为奸,结党营私,舞弊朝政,收受贿赂……”

这会儿,不止是余国柱,明珠等被点到之人,均是跪了一地。

“这个弹劾你们的折子,你们倒是要如何看?”康熙居高临下睥睨道。

“臣冤枉啊。”几位大臣连连说道。

明珠心中惊惧,磕头不止,“臣对朝廷的忠心日月可鉴,定然是有小人诬陷于臣,郭琇先前是吴县之县令,又属汤斌所举荐,他们狼狈为奸,构陷于臣,请皇上明察。”

“皇上明鉴,郭琇此人向来奴言屈膝,臣先前在江宁任巡抚之时,便听闻其有‘墨吏贪官’之名,汤斌举荐此人,定然是包藏祸心,请皇上明察。”被明珠一提点,余国柱跟着说道。

“郭琇,明珠所言是否为真?”康熙问道。

“回皇上,臣先前的确就任吴江县令,对余尚书的贪污之名略有耳闻,只可惜臣人微言轻,难触及其根本,只能隐而不发,至于臣乃是汤大人举荐,此事亦为真,但此事与余尚书是否贪污有何关系?”郭琇拱手出列说道。

“且臣若真是余尚书口中‘墨吏贪官’,当初余尚书就任江宁巡抚之时,不见弹劾惩治微臣,反而要在臣弹劾于他之后,揭露此事,臣深思只得二因,一是余尚书与臣是一丘之貉,如今事发弃车保帅,但臣若是与之为奸,臣为何要上疏弹劾。”郭琇顿了顿,又说道,“其二则是,此言乃是余尚书为求自保,败坏臣与汤大人名声。”

郭琇又道:“是非曲直,自在人心,臣所言,句句属实,甘愿受查,就是不知道余尚书也是否愿意受查?”

余国柱被他这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架势给吓住了,他当然不敢接受调查,他那些事情哪里经得住调查,心中惶恐之际,目光忍不住地看向明珠。

明珠如今难得自保,低着头,根本不敢同余国柱视线交接。

“臣听闻,明珠传达谕旨,却借此贪污纳贿、笼络群臣,皇上若是嘉奖,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