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数千般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节(第2页)

余君药用眼神安抚嫂嫂,不紧不慢地思考如何搪塞过去。

童言无忌的余自由却在此时说:“可是姑姑很忙,她有时间生小宝宝吗?我在阳台上看姑姑家,姑姑每天晚上都在书房写字。”

这回余肯的冷汗也被自己儿子吓出来了。

他们一家和妹妹住在同一小区的两栋楼,从他们家阳台望去正好可以望到妹妹的住所。

只是儿子这么一说,就等于告知了老爷子,妹妹婚后仍旧独居,没有搬去和妹夫一起住。

饭桌上陷入了比刚刚更加可怕的寂静,连余君药的父母也带着责怪的眼神去看余君药。

坐在主位上的老爷子笑容早就彻底消失,雷霆盛怒之下,他低喝一声,冷冷看向把头低下去的孙女,质问:

“你是怎么答应爷爷的?”

第5章

余君药的爷爷余仲弦幼承庭训,随父学医,十六岁时已能独立出诊,辗转各大高校、医院进修深造后带领余升允堂革故鼎新,一点点坐稳“江南中医六大家”之首,又独创一套体系治疗消化病尤其是胃癌、结肠癌,誉满杏林。

老爷子共收四名外姓弟子,倘若再算上带教的研究生、博士生,那就难以计数了。余老先生对学生们一视同仁、倾囊相授,以授亲子的准则教导诸人,余氏中医之秘法向来不是绝学。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也早已成为济世救人、名扬四方的大家。

不过即便如此,老爷子仍执着于血脉传承,从余君药兄妹幼时便进行医学熏陶,后又亲授余君药,如今孙辈成家立业,他又希望能再寿终前,再为玄孙一辈开蒙。

这样的执念,别说同行,连余枢启有时也会嘲笑父亲的守旧古板。

所有人都能说老爷子的死板教条,唯独余君药不能。

因为倘若祖父真是如此,便不会在幼时她展露出比哥哥更高的对中医的兴趣和天赋时,就毫不迟疑地将她立为第九代传人。

哪怕历来嫡系皆为男子,余家女性几乎从不行医,哪怕在她因唤醒植物人而真正“立起来”之前,有数不清的人嘲笑老爷子昏聩,不将一身本领传孙子而传孙女,余氏恐后继无人。

和崔家共进晚餐那晚,爷爷察觉到余君药对崔翕闻的不喜。回家后,他面露忧色,问孙女是否的确不满崔家,若真是如此,那就重新相看,另寻他人,或者孙女自己,有没有心仪的意中人?

只是,这婚还是得结,只能结。还得尽快生子,这样爷爷才能再教那个孩子一段时间。

老爷子已是耄耋之年,虽然看上去比同龄人更加童颜康健,但终究显老态了。

余君药看着爷爷头上的银丝,心里对崔翕闻的不满,突然一句也说不出。

她又何尝不知道,自己对崔翕闻那近乎无中生有的“三宗罪”,其实也是是对奉命成婚身不由己的不满,进而将气发泄在相看对象身上。要是换一个人,她仍旧会百般挑剔。

那晚她一夜没合眼,第二日清晨,她轻声说对父母和爷爷说:

“崔翕闻可以的。”

只是对崔翕闻仍没有一丝好印象。

饭桌上,仍旧是一片可怖的氛围。

老爷子气得扔了筷,谁也不好再进食。

余自由知道自己说错话害了姑姑,见太公发怒,早扔下吃得正香的鸡腿,忍不住无声抽噎。

余肯夫妇就这么冷冷地看着他,没有立刻劝慰。

余君药倒是不忍,可是她也无从辩解,还有对爷爷的愧怍。

满堂死寂之时,还是崔翕闻突然温声道:“爷爷,这事只能怪我。”

他看着余君药低下的脸,细细说起:“是我察觉两家吃饭时,我明明对茵茵一见钟情,她却对我态度不善,所以领证当天说了几句难听的话伤了茵茵的心。不过我已经知错,今天来的路上,我跟茵茵道了歉,也跟她说,希望按照两家长辈的意思搬到我那去,否则无处培养感情,我也无从博得她好感。”

余君药忍不住微微瞪大双眼。

她自然不会相信什么“对她一见钟情”这样的话。领证那天,他如平时一样冷着张脸,什么也没多说,听完她的三条建议,倨傲地点了点头就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