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女扮男装后我位极人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节(第1页)

状元郎啊,闻瑎眼前划过当初一面之缘的那个青年,十九岁的状元郎,的确是天之骄子,听说林县令的女儿和他还有婚约,也怪不得林县令如此开心了。

不过除了白得一袋点心之外,这事倒和她没多大关心。

距离闻荣发去世已满整整一年。

天刚亮,闻瑎带着一瓶好酒,来到了埋葬闻荣发的山头,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话。过了一个多时辰,她跪在坟前磕了几个头后才离去。

学费再过月余就能凑够了,等缴费报名之后,得来向张叔请辞,估计之后她没时间砍柴了。

正熙九年十二月下旬,过几日便是小年。

钱已经凑齐了。

古代的私塾并没有所谓的寒暑假,不想再耽搁时间,二十二日,闻瑎穿了一件补丁最少的长衫套着厚实的棉衣,拿着买好的六礼束脩与学费前去博才私塾。

博才私塾的仅有的一名教书先生名叫卢屹规,现在六十多岁,别人都称他为卢夫子。

卢夫子不是凌昌县的人,几年前才搬到凌昌来教书。

博才私塾和永水村挨得近,但也有六七里地的脚程。

走得近些,隐约能听见读书的声音。

第一次上私塾的大多是六七岁的孩童,十五岁才来私塾,的确晚了些。

作者有话说:

闻瑎:攒够钱钱上学校,其他人跟我都没关系啦~

未来的袁瞻挑了挑眉:是吗?

第3章

私塾有内外两部分,前厅比较小,是会客的场所,后厅是由几个大房间围在一起的,中间还有一个的大院子。

闻瑎站在厅堂,等了不到半刻钟,从帘子后面便走出一个头发发白,留着山羊胡的老人,皮肤偏黑,穿着葛布棉衣,黑色的棉鞋,看着极为朴素,和她想象中瘦弱的文人不同,颇有种气势,这人应该就是卢夫子。

闻瑎垂下眼帘,拱手作揖,模样恭敬。

“夫子好。”

卢夫子摆了一下手,示意她坐下:“你是来求学的,还是替他人来报名的。”

“是学生来求学。”

卢夫子搭眼瞧了她一下:“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学生闻瑎,年十四,虚岁十五。”

卢夫子听到他的话:“你可识字。”

“学生识字。”

卢夫子又上下打量了她一下,不卑不亢,这小孩心态挺好,态度温和了一点:“书读到哪了?”

“学生四书五经已经读完。”

卢夫子又看了她一眼,眼里来了些兴趣:“都能背下来,都能默写吗?”

闻瑎表情很镇定:“可。”

卢夫子摸了摸胡子,不过这次的眼神带着些审视:“行,把《孟子滕文公下》背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