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犁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厌(第2页)

这一次对福祸的诠释的争吵不过是过去无数次的重复。

随后两边就开始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互相指责,甚至都要在故国川王的面前打起来了。

而这个时候,故国川王还是老神在在,沉默不语。

边上的三个部大人看不下去了,其中一个年纪稍老迈者上前对故国川王道:

“大王,不论是战是走,渊大乙等消奴部的贵族的遗骸还是得要回来的。我们得让人过岸和那些汉人们谈谈。”

年迈老者是灌奴部的部大人,实力虽不是最强却德高望重。

而且此人说的话非常妥帖,因为高句丽是一个崇尚厚葬的国家,即便是人力珍贵,也要以石为棺,葬以金银,然后多次封坟,最后砌成石冢。

可以说死亡对于高句丽的贵族们来说是一件异常神圣的事情。而现在,作为国内最大的贵族之一,也是过去的王族消奴部的大人,其人为国战死再不为其厚葬,那是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果然,当此番老成持重的话说出后,两边祭祀团都不再说话了,但扶余神的主祭脸上却要阴沉一点。

因为这话虽然持重,但却并不利于他。

毕竟他不认为汉人会将渊大乙的遗骸交给他们,而一旦对面不交,这些贵族无论如何都不会撤回山城的。

但他也不敢直接阻拦,毕竟消奴部的怒火,他也不愿意扛。

此前一直不说话的故国川王这个时候终于说话了,他淡淡道:

“那就找一个会汉话的,涉水过去,和那些汉人交涉!”

说完,故国川王就结束了这一次的军议。

而今天就是高句丽使者回来的日子,而且出人意料的是,那些汉人真的就将消奴部等一众贵族尸体送了回来。

而为了运送这些尸体,泰山军还在太子河上搭建了一座小浮桥,专门用来运输。

对于这个,高句丽人并不以为意,因为就这条狭窄的浮桥,上来多少兵死多少。

之后,在稍微处理了一下这些贵族的尸体后,故国川王又一次召开了军议,而这一次直接问众国族此战的想法。

很显然,故国川王并不打算就这样灰溜溜回去,这一次出山是他提议的,如果这样回去,他这个王位必然坐不住的。

所以留给故国川王的选择其实只有一个,就是打!

而现在就讨论如何打!

于是诸多国族纷纷各抒己见,有说和对面的汉人军队直接下战书的。有说可以拣选勇士涉渡袭击敌军粮秣的。

总之各个踊跃。

故国川王见之前的老部长老一直不说话,遂问:

“我的对卢,你有何教我?”

老部长老沉吟了一下,认真道:

“为何我等一定要执着于突破这里呢?难道我高句丽出山口只有太子河一道吗?所以我的建议就是,我们可以在这里故布疑兵,然后令国中的剩余国人众从北面的小辽水上游南下。那些汉人大兵都猬集在这里,正适合我们取其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