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娇软表姑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救她(第1页)

信里的字迹是潦草随意的簪花小楷,沈珏认出来是母亲写的,内容不长,一页纸有余。

吾女亲启,国公府不比家中,门规森严,需谨言慎行。若因行事有错而受到惩罚也无可厚非,那是二少爷在教导规矩,务必谨记。明年汝幼弟欲上京求学,还望汝助其入太学,享学风,沐书香。另,年关将至,举家赴京与你相见,静候勿动。

陶嬷嬷见沈珏眼里杲杲的光像燃尽的烛,倏然熄灭只余烛灰。

信纸从她手中掉落,轻盈地落在地面。

像被抽出主心骨,沈珏软倒桌边,坚硬的桌沿磕碰伤口,她却像是毫无知觉般,只不敢置信地去抓掉落的信纸,一颗字一颗字地去看。

陶嬷嬷眼见她状态不对,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佯装没看见就快步走出屋。

沈珏手里抓着信纸,短短三行字她看了一遍又一遍,母亲对她倾诉的伤痛与委屈充耳不闻,将谢璨的打骂奉若圭臬,让自身难保的她给弟弟求学问路……这些她都可以接受,母亲拒绝她回家才是击垮她的最后稻草。

天底下真的会有父母舍得让女儿寄人篱下七年,不闻不问吗?

沈珏不知道,她无助地倚靠桌腿,抱住双膝,眼泪滴落在纸上,晕开墨迹。

屋内未点灯,空旷粗陋的房间逐渐被黑暗吞噬。

第二日沈珏醒时见到床边伺候的碧云,欣喜地握起她的双手,关心的眼神巡视过周身左右,“碧云,你的伤如何了?”

碧云笑了笑,“托姑娘的福,碧云收到青棠姐姐送来的药好得差不多了。”

沈珏回府当日,碧云也一并被车夫送了回来,动静闹得小,除了时刻关注后罩房的青棠并无多少人知晓。

沈珏感动,“又欠了青棠姐姐一次……”

“对了,早些时候黄嬷嬷来过,问姑娘为何没有去归燕堂,我说姑娘身子骨弱,病倒了,黄嬷嬷叹了口气让姑娘好些休息调养,今日的……罚跪就免了,还说……”

她支支吾吾说不出口的模样落在沈珏的眼里,沈珏并无多大的触动,只淡然一笑,“是不是还说等我病好就把欠下的几日罚跪都跪回来?我都知道。”

碧云一开始知晓后罩房里的花圃都毁了,亦是大吃一惊,她敢用性命担保不是姑娘做的,但一个婢子的性命在当家掌权者眼里又算得上什么?

“姑娘别难过,一定是有什么误会,等老太太气消就好了。”

沈珏反过来安慰她,“没事的。”

祖母无非是对她失望透顶,觉得她在撒谎推卸责任,但不是她做的,她为什么要承认?

门扉被人轻声扣响,随即传来女子温和的嗓音,“青棠来看看姑娘,姑娘在否?”

青棠不仅亲自探望,还带上了礼物。

“这些都是补中益气的药材补品,对你的身体有效。”

“谢谢,青棠姐姐。”沈珏鼻尖微红。

青棠坐在床沿,如大姐姐一般抚过她披散下来的柔顺秀发,“归燕堂的事儿我已听说,原谅我只是世子院里的大丫鬟,主子们的事不能插手,让你受委屈了,你要怪就怪我吧。”

错愕地看向她,沈珏弱声道:“我怎么会怪青棠姐姐。”

沈珏夜里出逃被谢璨捉回之事的经过,青棠通过碧云早已知晓,愧疚盈满胸口,青棠叹道:“不过还是我安排不够严密,让二少爷寻到端倪,你和碧云吃了不少苦。”

“青棠姐姐愿意帮我,我感激不尽,此事没有连累到姐姐已是万幸。”沈珏笑容浅淡,忽而想起什么,双手握住青棠的右手,诚恳乞求,“青棠姐姐可以帮我最后一件事么,我想去街上走走,府里好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