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楼沉浸式围观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有横财(第2页)

打头的是京中的八处公府,也就是当初开国时候四王八公里面的八公。殷祺看了看,荣国府出面的是贾琏,宁国府出面的是贾珍。

这两个人前面是王子腾,王子腾骑着马和其他六公家的主事儿一起站着,这贾家的兄弟倒是沦为了配角。

不相干的奴仆们远远的持刀站着,宫中侍卫们围着押运的车队,殷祺骑在马上,和这些人碰面。

彼此相持不下,殷祺也有话说:“这是押送到国库的金银,诸位都是勋贵,知道劫夺库银的罪过吧?抄家砍头都是轻的,重的要夷其三族。”

他没有夸张,因为这次金银数量巨大,是开国到如今最大的一笔抄家银子入账,等于十年太平年景国库的积累。

“殷兄弟,”理国公家的人骑马出列,对着殷祺拱拱手,“别多想兄弟,咱们不是你想的那样,谁敢劫掠库银?咱们是有了太上皇的旨意,要接收这次的金银。”

说着拿出来太上皇御笔的书信。

这些人还说:“咱们都是吃公家饭的,也是奉命办事,您也别难为我们,东西交给我们就行了。”

殷祺自然不会给,这笔银子归了国库,皇帝能干很多事,不管是赈灾还是军备,有了钱就等于有了底气。如果给了太上皇,皇帝恐怕用的时候少不了要向他老子低头。这是冠冕堂皇的理由,最重要的是,殷祺知道自己要效忠的是谁,所以殷祺只认圣旨,根本不接太上皇的书信。

一时之间两方对峙了起来。

这时候有人从皇宫赶来,皇帝身边的主管太监从马上下来,穿过人群来到殷祺前面。

“殷大人,咱家替皇上传话。”

殷祺赶快从马上下来,“有什么旨意?”

“让您把今天晚上的金银给他们。”说着指了指身后的八处公府。

“给他们?”

这个总管太监点了点头,拉走殷祺走了几步,避开人群,压低声音用只有俩个人听到的音量说:“就在刚才,太上皇招了各位王爷进宫,当着各位王爷的面斥责皇上不孝,各位王爷连同宗室一起施压,皇上不得已,同意将这一次的银子一分为二,大头给了太上皇,剩下的归入国库。”

也就是说现在押运的这一些,甚至是还要挖出来一部分里面的大部分,全部要归入太上皇的私库供其挥霍了。

殷祺叹口气,形势比人强,他年轻,也有匡扶社稷的豪情壮志,但是无奈的挥了挥手,宫中侍卫们退下去。八处公府的人上前接收这笔银子,很快分成了几分,各个府邸押运一部分,一瞬间大部分人带着金银消失不见,大街上恢复了宁静。

荣国府的贾琏留下来给殷祺拱了拱手,两家现在算是姻亲,如今就是场面不对,有些寒暄的话现在不能讲,拱手算是打招呼了。

殷祺这会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荣国府参与了这次的事儿少不了将来被清算,皇上是无奈之下退了一步,但是这口气早晚会出,四王不知道参与了没有,八公这是自寻死路呢。

殷祺心里打算好了,如果将来真的看到了荣国府被抄家,只能把妹妹和外甥捞出来,至于贾家的其他人,包括贾瑭,他才不管这些人的死活呢。

后半夜贾琏回到家里,王熙凤还在等着,这时候她身边的几个丫头伺候贾琏褪了衣服退出去了,王熙凤趁着屋子里没人了赶快问:“如何?”

“太上皇隆恩深

重”贾琏一通歌功颂德,随后看着丫鬟回房间了,压低声音说:“这次经手了二三百万。”

王熙凤的眼睛瞬间圆了,“真的啊?”

“嗯,拉银子的车轮子印都比一般的车轧下去的深,我交给二太太收着了。”

王熙凤笑着躺下去问:“二爷没藏起来一些?”

“看你说的,每家分多少是有数的,我怎么藏?”

王熙凤就说:“瑭三爷的事儿好办了,这下有了银子,我保管给他办的体体面面。”

贾琏立即说:“你以为这是咱们家的,咱们只是帮着太上皇收着的,早晚是给太上皇拉过去的。宫里的那些奴才个个是当今圣上的耳目,他老人家信不过。”

王熙凤听了,想了一会:“皇帝还不差饿兵呢,难道将来不给咱们一点?”

贾琏想着,也许该给一点。

王熙凤说:“正好家里没钱,我还发愁瑭哥儿的事儿,这下从老太太到太太,都松了一口气了。”

王熙凤一门心思的想要卖弄一下手段,打算在贾瑭和云芳的婚事上露一手,给全家开开眼,但是王夫人不乐意,她听了王熙凤的想法,说了一句:“阖家办事儿都是有例可循的,你珠大哥的事儿你不知道,但是你和琏儿的婚事你是经历了的,瑭儿做兄弟的怎么能越过你去。

而且这银子你不用想了,老太太说了,不许动。家里人都瞒着呢,连大老爷大太太都不知道,你们这一辈,只有你和琏儿知道,万一要是问起来钱从哪儿来的,你怎么说?”

王熙凤看她不愿意花钱,只能一笑,把露一手的想法放弃,问道:“瑭兄弟的聘礼可齐备了?”

王夫人不甚开心,“齐了,都在单子上呢,你去看看吧。”

王熙凤看她对贾瑭的事儿不在意,脸上郁郁寡欢,只能问“太太,可是珠大哥哥又病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