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在大唐谋长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页)

第16章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位大哥。ggdbook”方姝拱手行礼。

“是小兄弟你啊,要买猎物吗?”

“正是正是,大哥贵姓?”

“免贵,我姓李。”

李是国姓,姓李的真多呀。方姝指了指地上的野狍子。

“李大哥,我想要这狍子,又不会分割,该如何买?”

大汉眼直了半天,挠了挠脖子,说:

“不知。”

诶嘿,这个憨憨。

方姝又问:“大哥家住哪里?”

“我家住李相村。”

“李相村在哪里?”

“出镇子西行十里左右。”

“这样吧,李大哥。您先称重算账,我付钱。还是寄放在您这,我买完东西回来再取可好?”

“行啊行啊。”大汉连连回道,笑得见牙不见眼。

称重算账,付了全款,给了大汉四两另一百一十文。

方姝转身去了卖酒的铺子,买了十斤老酒。在杂货铺买了五斤红糖。在茶叶铺买了二斤茶饼,也不知好坏,价钱是不低呀。又去米铺买了细麦面二十斤。

茶与酒包在一起。面与糖包在一起。放进背篓。三十七斤(现代约60斤),古代计量单位可是“半斤八两”哦。方姝嘿嘿嘿,捂嘴笑。

又回到集市,见大汉的猎物还剩下大半。方姝有点急,就想帮着卖吧,还能咋整。

把自己刚买的物资倒腾到大汉的筐里,又往背篓里放了三只兔子三只野鸡,五只鹌鹑,问明卖价,说我去给你卖货,背起就走。

还是要去薅李掌柜的羊毛。

到了济世堂,见了李掌柜的也不客气,直接推销。

“李老伯,我大兄的猎物太多,一时卖不出去,这不又来找你老帮忙。”

“小友啊小友,我除了买几只,还能帮什么忙?”

“我有吃食的方子啊,您有没有熟识的酒楼的掌柜?我是猎物和吃食方子同时卖。

这个镇子上,我就最信任您老人家不会欺我,就拜托您了。大兄打猎不易,天气渐暖,猎物不易存放。”

李掌柜的老眼一亮,忙吩咐伙计,去请福满楼钱掌柜的过来一叙。

不多时,一个胖哒哒的中年人到了济世堂,李掌柜带着方姝接出门外,寒暄已毕,指着方姝,进入正题。

“这是我的一个忘年小友,他大兄善打猎,钱老弟收不收野味?我这小友颇有些料理食材的方子,你是要还是不要?”

钱掌柜翻看猎物,点头问: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

“还有野羊和狍子,还有一只小野猪,大约有一百多斤。”

“小友会什么方子?”

方姝想了想,那就太多了,唐代的饮食没有进化到有炒菜,吃羊不吃牛,多效仿胡人的吃法,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肉类要么烹煮之后,用小刀削着吃。要么就是烤炙或者蒸熟。

西安这个区域多喜面食,饼(饺子也是饼),馄饨烧卖,面条类等。蔬菜种类也不多,芹菜,秋葵,菘菜(就是白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