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在大唐谋长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章 素女结念飞天行(第2页)

洞窟分南北两区:南区的洞窟是莫高窟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的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坑、烟道、壁龛、灯台等。

敦煌石窟是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也包括安西的榆林窟。

前秦僧人乐尊在敦煌开凿第一个石窟开始,历经千余年时间,陆陆续续开凿出七百多个洞窟,形成了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地。

佛教思想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华夏诸子百家不足之处,最终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流。

许多成语,也是源于佛教:不可思议、大千世界、皆大欢喜、梦幻泡影、五体投地、想入非非、痴人说梦、痴心妄想、醍醐灌顶、盲人摸象、火烧眉毛、想入非非、单刀直入、头头是道、心心相印、抛砖引玉……

评价:极其震撼,亲眼看见石窟建造和开凿。

壁画飞天美伦美奂,厉墨染临摹多幅给方姝收藏。可惜只看了几窟近代的飞天造型,也是方姝最喜欢的版本。

敦煌,也就是瓜州,西沙洲,沙洲等名,名字变迁史也是被大唐、吐蕃和归义军轮番统治的历史。

敦煌现在归谁管方姝不关心,尽快地倒换了关文,穿城而过,去往下一个目标,玉门关和阳关。

丝路南线的关口是阳关,丝路北线的关口是阴关,不,是玉门关。

“西出阳关无故人”唱出了多少离别的伤感,汉唐当年的雄关此时依然存在。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内有千里绿洲、河道蜿蜒、牛羊成群,玉门关外放眼望去则尽是万里狂沙和茫茫戈壁。丝路雄关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

玉门关游记:

唐人《释迦方志》均言“肃州西行七十里至玉门关,关在南北山间”。石峡天险,峡长二十里,即古之“玉门关”。在明代,以山为名,改名jyg,所以jyg是古玉门关的替身,古玉门关是天下第一关的前身。

评价:天险天成。

嘉峪山游记:

明代戴弁诗云:

烟笼嘉峪碧岹峣,影拂昆仑万里遥,

暖气常浮春不老,寒光欲散雪初消。

雨收远岫和云湿,风度疏林带雾飘。

最是晚来闲望处,夕阳天外锁山腰。

肃州之南有祁连主峰,史称小昆仑山。

“酒泉太守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

《山海经》:“昆仑山,上通天界,乃天帝之下都”。

评价:嘉峪山,山势高而峻,远处的山洼里还冒着湿腾腾的白气。

雅丹魔鬼城游记:

距玉门关西约二百余里,有一外观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遇有风吹,鬼声森森,夜行转而不出,俗称魔鬼城。

其整体象一座中世纪的古城,这座特殊的“城堡”,有城墙,有街道,有大楼、有广场、有教堂、有雕塑,其形象生动,维妙维肖,令世人瞠目。

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堪称鬼斧神工,奇妙无穷。

评价:大自然建了一个西方的城堡,你说神不神奇?

方姝揖手例行求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