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山野大主播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章欸乃(第1页)

黄昏,显的很是静谧。

丁修先是去浇长高了不少,绿油油的青菜和白萝卜,感觉很是喜人,又去给棠梨树浇水,然后,去给兰花浇水,他站在原地,看了一会兰花。

空气中,兰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丁修伸手触碰了一下一朵艳红色,开的很好的荷瓣寒兰,走进了屋子中,取出了清弄琴。

他坐在屋檐下,将琴放在腿上,看了一眼逐渐变暗的天空,心思也同这变暗的天空,沉寂了下来。

风吹屋檐上挂着清寂的风铃,清脆作响。

丁修觉得人在静的时候,距离自己的心最近。

他看一会周围逐渐变黑的天色,抚弄琴弦,弹奏古琴曲《欸乃》。

顿时,清旷、悠远的声音传了出来。

古琴名曲《欸乃》,有人认为此曲乃柳宗元所作。

欸乃指的是浆橹之声或渔家号子声,乐曲音调悠扬,清新隽永,以山水为意象抒发感情,乃是托迹渔樵,寄情山水烟霞,颐养至静的一首名曲。

唐代柳宗元《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一种寄情山水的高洁情怀。

欸乃,琴人大都读成袄霭,一说摇橹声,一说渔歌声,此二说均可通。

欸乃本为一感叹词,用来作曲名,浑朴天然,幽寄鹤心且不着痕迹,呈现出十足的纯厚韵味与文化气息,更阐述着大朴即美的道理。

据《玉梧琴谱》解题,此曲有脱尘寓江海河汉之游,物外烟霞之思。颐养至静,乐守天真也。

听渔家之桨橹欸乃之声,表现这样一种隐逸山水、寄情自然的文人化情趣。

丁修弹奏琴曲欸乃,觉得世界很大,大到无边无际,自己什么都把握不住。

只能像是渔人打渔一般,每天按部就班的活着。

早出晚归,只为能打到更多的鱼,卖更多的钱,让自己生活的更好。

为了生计,为了糊口,一切趋近于自然。

即便是下雨,也披蓑戴笠,不懈怠的乘舟去打渔。

内心的停歇,只有打渔归来之时,撑一支长篙,划一叶扁舟,静静的享受黄昏,享受晚风的吹拂,享受暮色的寂静,看两岸芦苇随风摇曳,内心悠然惬意。

简单,平凡、真切。

他忽然间,想到了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句诗。

这一首诗的背景,是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3个春天所写下的一首词,在这个时候,也就是他经历人生低谷之后缓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和两个友人去沙湖看田归途遇雨后所作。

当时,忽然暴雨骤至,众人狼狈地逃进树林中躲避,衣服已淋湿大半,豆大的雨点穿过树林,打击在叶片之上,发出一阵阵嘈杂之声。

蜷缩于大树下的两个友人望着淋湿的衣服,显得十分懊恼,一时间雅兴全无。

苏轼却不知什么时候披上了一件蓑衣,兴奋地在一旁大声朗诵起了诗歌,若无其事地慢慢地往回走了。

走着走着,苏轼忽然停了下来,不再吟诵诗词,呆呆的望着远处迷蒙的烟雨,任凭风吹雨打在脸上,手上、脚上、一动不动。

人间此时到处白茫茫一片,令人感到人生同样也是那样无尽的空虚。

烟、雨、人、风吹、雨打此时此刻已经全无意义,它跟人生一样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