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细狗的酱油生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喝酒不会讲话(第1页)

原来张伟是负责医学院寝室改造的一名工程人员,今天他们领导邀请校环保处负责人吃饭,张伟作为项目工作人员,主要起到敬酒工作。张伟因为不会讲话,劝酒得罪了领导,被锁在了门外,尽管吐的一塌糊涂,但是没有人管他。

虽然刘细狗平常也一直喜欢喝点酒,喝点酒后,高兴。但是,刘细狗却从来不劝酒。

为什么不劝酒?主要是两点。

第一,有些人天生就不爱喝酒,或者说酒量有限,你使劲劝,别人哪怕脾气再好,其实内心是反感的,厌恶的。

第二,喝酒劝酒,导致的悲剧不少。一桌子人豪饮,宴席结束,如果有个人出了问题,最后一桌子人都要担责任。

所以,喝酒,讲究一个自愿,劝酒无益。

今天看新闻,说一个银行的领导,对新进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劝酒,新员工不爱喝酒,委婉拒绝,然后领导勃然大怒,据说是打了这个“不识抬举”的新员工的耳光,最后领导肯定受了影响。

这个事情之所以见诸媒体,在于被打耳光的新员工,之后有了更“不识时务”的举动:公开吐槽,给媒体爆料了。

单位迫于压力,给了领导处分。但是,可以想象,这个新员工,以后在这个单位,估计也难得继续往上混,这就是复杂的职场。

这个事,映射的是我们官场、职场、酒场当中的恶俗酒文化,酒杯一端,不喝也得喝。你不喝?那是不给我面子。我抬举你,你不识抬举。

中年油腻男,但凡有点权,而且爱喝酒,那么大概率会在酒桌上逞这种威风。劝酒,逼酒,蔚然成风。本质上,这是一种压迫文化,是在享受一种野蛮的征服的快感。

面子,礼仪,仅仅可能只是遮羞布。我要你喝,你必须喝;我喜欢喝,你必须陪我喝。本质,是一种服从。

是什么,助长了劝酒逼酒者的威风?当然是一帮趋炎附势、溜须拍马之徒。你不喝,大把人和我喝。你不敬酒,大把人给我敬酒。最后,逻辑便反了过来,大把人和我喝,大把人给我敬酒,你,凭什么不给我敬酒?你,凭什么不喝?不敬酒的一定会被记仇,一定会被挨整。

关于酒的文化,关于酒的段子,写成书,可汗牛充栋。但这其中,主要都在讲酒与权力,酒与性,酒与各种利益之间的暗通款曲,告诉你从入门到精通,你就掌握了开启人脉之门、财富之门、权力之门的密码和钥匙。鲜有说,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平等。

劝酒、逼酒的恶俗文化氛围,一定长期存在。但是,新新一代的年轻人,大多数显然已经少了过往人们的那几俩媚骨,他们开始“不懂味”的表示拒绝。这样的拒绝会越来越多,也希望,这会让逼酒劝酒者,也慢慢开始懂味。

张伟却不是,恶意劝酒,他是喝酒不会讲话。他给环保部领导敬酒说:“领导,我干了,你随意”。他说完领导脸色就变了,他们领导让他自罚3杯,和完他就吐了,就有了张伟跑出跑出包间呕吐的情况。

有好事者总结了:领导说“我干了,你随意”,怎么应对?过来人:3句话搞定

在中国职场,一直流传着“酒局文化”,这里面多多少少掺杂着一些无奈,甚至还有过来人会劝告职场小白:职场不好混,酒场更难混。

比如在酒局上,领导对你说“我干了,你随意”,你会怎么应对?

针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处理得当,以后混职场可能会如鱼得水,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会被炒鱿鱼。

那么,领导说“我干了,你随意”,怎么应对?

作为过来人,告诉你3句话,轻轻松松搞定。

简单的酒局渐渐变成了“名利场的权力游戏”,推杯换盏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变化!职位高的人,在酒局中彰显权利,职位低的人,在酒局中表演忠诚

酒局上敬酒,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干了,你随你”,看似洒脱的一句话,多少含着“潜规则”的意思在内,同时也揭露出“酒文化”中劝酒丑陋的一面。

听着像是为别人开脱,解决尴尬,实则却是给对方施加压力,制造一种假象。

怎么应对?

第一句:肯定+有效赞美

在酒局中如果领导说:“我干了,你随意”,千万不要天真地认为他是真心的,实际上他是通过这句话来看你的反应,因此不要傻站着等着领导“一饮而尽”,那真是太尴尬了!

此时此刻你可以诚心地回复:“领导,您真是好酒量,但是今天这场合您也喝不少了,咱们坐下来我陪您慢慢喝,正好我还有好多问题想请教您呢!”当然,在职场中,赞美的话也要讲究有的放矢,不要呈现出一种“捧杀”的态度出来,否则容易树敌。

第二句:语言与语境灵活掌握

如果是和客户领导以及随从共赴酒局,这里面的关系就比较复杂了,不仅在话术上要严谨,更要凸显自己的协调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圆滑的职场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