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水滸英雄之武穆传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 收復襄阳(第2页)

结果,到了五月十八日,牛皋三日粮食还没有吃完,真的就与张宪、徐庆合力攻下随州城,消灭了五千偽齐军。王嵩被俘之后,押赴襄阳府处斩。

在攻破随州的战役中,十六岁的岳云勇冠三军,他手拿两个数十斤重的大铁锤,奋勇争先,第一个衝上城头。

牛皋初试啼声就一鸣惊人,然而他却把这次的战功完全归在张宪身上,而且说:「大家都是为国效力,用不着计较究竟是谁的功劳。」

偽齐帝国自从被金国扶植成立以来,由于南宋当权偏安派的刻意礼让,所以一直都是以「老二」自居,对于北方老大金国自甘为子为奴,至于老三南宋朝廷一点也没放在心上,甚至认为南宋根本不堪一击。想不到岳家军半个月内连破三城,刘豫匆促调度兵力,还特别请来金兵,与河北、河东的「签军」,集结在郑州东南的新野市、龙陂、胡阳、随州的枣阳县以及唐、郑两州。

所谓「签军」,就是金国凡遇战事,在其佔领区内签发所有汉人壮丁入伍当兵,一律称为签军。

李成得到偽齐朝廷后援,率领号称三十万人的大军,又是八面威风,自信满满,自新野市回军反扑,誓言要夺回襄阳府。

岳飞审度双方情势之后,命统制王万和荆南府镇抚使司统制辛太屯兵襄阳西北方的清水河,作为饵军诱敌来攻,引其深入。想不到辛太居然不听指令,私自逃往峡州宜都县。

六月五日,王万的一万人遭到李成大军猛攻之时,岳飞亲自指挥主力中军夹攻,奋勇击败李成的军队。次日,李成再率领步、骑兵十万人反扑而来。

岳飞站在「精忠岳飞」的大旗下,仔细观察敌人的阵势。麾下王贵、牛皋等将纷纷请求出战,岳飞笑着说:

「大家稍安勿躁,这傢伙屡次败在本帅手下,我一直想是因为他总把心思放在其他方面,部队疏于操练所致;而且我认为他至少应该有所检讨改进才对,想不到今日一看还是一个草包。一般来说步卒在险阻之地比较有利,骑兵在平旷之处比较有利;李成刚好反其道而行,在左边江岸崎嶇不平处布置骑兵,右边平坦之地安排步卒,虽说有十万之眾又有何用?」

岳飞举起鞭指着王贵说:「你率领蛇矛步卒,攻击李成左侧的骑兵。」

他又举起鞭指着牛皋说:「你带着轻骑兵,攻击李成右边的步兵。」

开战之后,偽齐左右两侧果然都落于下风。步兵一下子就被宋朝马军衝散,四处奔逃却被不断追杀。骑兵因为行动不便,被宋朝步兵的长矛一一挑落,乱成一团,前列马队溃散之后,将后列马队壅塞堵入水中。

岳家军一路追奔逐北,偽齐军横尸二十馀里。李成带着残兵败将连夜逃遁,从此再也不敢窥伺襄阳府。

金朝为了阻遏宋军的攻势,命刘合孛堇率领金兵以及陕西、河北的签军增援,与李成合兵数万,在邓州西北列寨三十馀座,准备与岳家军再度决一死战。岳飞透过踏白军侦悉敌情后,歷经一个多月的计划与准备,于七月挥师进攻邓州。

岳飞先命王贵、张宪两人由光化、横林,分路向邓州出发,进行包抄合击。十五日,在距离邓州三十多里的地方遭遇金、齐联军,双方展开激战。

正当两军酣战之际,岳飞又命王万、董先率精骑趁势突袭,一举将敌人击溃,俘虏金将杨德胜等二百馀人,缴获战马二百馀匹,兵甲、仗器数以万计。刘合孛堇与李成匆忙逃遁,只交代部将高仲,吩咐他要固守邓州。

十七日,岳飞趁高仲还没有把防务布署完成,马上下令督军攻城;岳云又首先登城,生擒高仲,收復了邓州。

二十三日,岳飞命王贵、张宪至唐州以北三十里处,阻击金、齐援军,掩护选锋军统制李道收復唐州。

同日,崔邦弼军攻下信阳军。

第二年,宋高宗为此特别奖赏李道和崔邦弼金束带各一条。

这次北伐,大约只花了三个月时间,就完成襄阳六州郡的收復工作。

岳飞上表朝廷,若要他安排六州郡驻防人马,加上他原来屯驻长江中游的职责,以及即将进行扫荡杨么的任务,至少要有六万人。计算现管本军,总计二万八千六百一十八人。出征之前朝庭下令由各处拨付监领管的人马大约共是二万人,其中还包括不堪披带、輜重、火头者至少有三、五千人。所以希望朝廷能接受以上安排之外,再从他处抽调人马以补足六万之数。

南宋朝廷大致依从岳飞的要求,并由岳飞委派官员,酌量分拨一定数量的人马去镇守这刚收復的六个州郡。岳飞本人则率领大军,班师回到鄂州和德安府去屯驻,并从事休整。

朝廷把襄阳府和郢、随、唐、邓、信阳军划为襄阳府路,詔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凡属这一路各州县守令政绩的考核监察,也都委任岳飞视情况全权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