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业已成魔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完结(第1页)

“……救助苍生,我定竭力而为。ggdbook”谢太初回礼道。

待安置了步项明。

谢太初回到家中,便瞧见赵渊便在进宝斋送来的那几口大箱子里翻找。

“殿下要找何物?”

“我依稀记得有一套《大端海内舆图》……”赵渊说,“不知在何处?”

谢太初看看院外喜庆热闹的新年样子,没再说什么,弯腰打开几口大箱子,翻找了一会儿,找到那张长宽约三尺的挂图,挂在帐幔金钩之上。

接着谢太初拿起桌上油灯,抬手照亮了挂图。

灯光下,大端万里江山尽入眼底。

上次看此图,还是霜降前,秋日里在端本宫内,他说了类似的话,有着类似的感慨。

“往北是奴儿干都司,外兴安岭为天然边墙。往南至琼州岛,再远便是万里长沙。东海之畔江浙鱼米富饶,河西走廊哈密卫瓜果飘香。两京一十三省,沃土十万里……”赵渊道,“寰宇之内,端若次之,则无第一。”

“殿下以为,大端为何强大?“谢太初问他。

“先前浅薄,以为因大端朝君主贤明、能臣治世、地大物博、又兼有铁骑火器。”赵渊轻轻叹息,“如今……知道不是了。”

他看谢太初,黑色的眼眸,在跳跃的灯光映照下明亮动人。

“大端之强大,应在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赵渊道,“君为民生,臣为民谋,社稷为民筑。则百姓安居、富饶有余,无人不愿生活在这样的乐土,无人不愿为此死守国门。这样的国家,何等外敌强权亦不可侵扰。”赵渊说。

“我以前看这大端江山,只感慨大端的广袤,认为大端绝不会与过往诸朝一般结局。如今再看,每一座山川,每一条河流,每一处州府,都因民而存。若轻民而重利,便有千里江山、万里国土,又有何用,流沙做社稷,崩塌亦在倾覆之间。是大秦也好,是大汉也罢,就算是大端……因民存更因民亡。”

第30章新年如意·下

16章、24章有比较重要的修改,建议清空缓存后再看一下。

29章被锁内容已经替换,并对《新年如意》这一整章的内容重新做了编排撰写。

上半部分在29章,下半部分在本章。

“殿下所言甚是。”谢太初赞许。

赵渊有些诧异看他:“我以为真人只尊道学,孔孟学说是看不上的。”

“倾星阁纳百家所长,各类大家之学都曾学识过。并不只固守道家准则。况且道学之中,更讲天人合一。天道人道各有思考,与殿下所言其实不谋而合。”谢太初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道唯一,人间百途,又怎么可能一条路走到黑?”

谢太初看看天色道:“殿下饮了几杯酒,不如早些歇息吧,明日再谈。”

“不。还要饮几杯。”赵渊难得任性了起来。

谢太初本是不肯的,可赵渊面带霞红瞧他,有些任性的模样让他如何说得出个“不”字。

“只能再用些米酒。”谢太初说。

赵渊点头,他便去厨房中斟酒。

糯米撒了酒曲,年前就放在灶台旁边慰着,又加了颗生鸡蛋,于是不消十日便有了乳白色。如今打开盖子闻一闻,甜甜的酒香飘散。

酒已成。

谢太初打了一壶回来,赵渊举着灯,仰头仔细端详挂图。

“殿下在看什么?”

“按照步将军所言,若鞑靼人真的大举南下,先占宁夏镇,再顺黄河向南入韦州城,占整个庆王封地。”他在地图上仔细观摩,“便可以韦州城为据点,接着向南而去,先走临洮,再入关中。关中八百里秦川,几无险可守。谢太初斟酒,递给他一杯,瞧着他在灯下轻轻抿了一口,眼神亮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