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活开始在那年18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她的方法(第2页)

“啊,小,李师,我这可能也是急倒班有点没换过来。”秦风改了一下称呼,因为他看到自己小字出来的时候,李晓燕是和好几个人走在一起的。

回到车间秦风修完返修,送到检验台后,拿着新线圈调了起来,刚要习惯性取下来的时候,“再搭上去看一遍,”李晓燕不知道啥时候在自己身后站着说。

“好”秦风再次把线圈里面铜线上的磁片移动了一点位置,然后想放下,又有点不确定不知道要不要在上机看一次,就看向李晓燕问:“你觉得能放不?”

李晓燕没着急回答秦风的问题,反而在他调试台旁边坐了下来,“是不是自己也确定不了到底调好了没?再上机看一次的话又觉得用的时间久了点,这样一天下来产量肯定会欠产是吧。”

“每个老工都会有这么一个经历,有的人一个月呢就能走出来,会有更高的产量,比如那些每天可以调到150台的,有的人可能就此把产量被固定下来了,有120的,有130的,我在生产线上这几年看到了好多”李晓燕耐心的给秦风讲了起来。

“我经过对很多人的观察,并不是他们之间的质量有差距,我推断跟每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素质有关系,我总结了一个方法,也不是很确定,不知道适不适合你。”

李晓燕认真的看着秦风说:“你可以试一试,把手表拿下来,放到自己习惯看到的位置,保证每台线圈调不够五分钟不下机,没有返修了,保持一段时间,在提高,还是一直返修就在延长一点时间,姐姐就只能帮你这么多了。”

“还有就是,我已经不生气了,不过你要注意一下场合,虽然小姐姐的称呼很新奇,我也喜欢听,你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有时候看你好像已经三四十岁一样了”李晓燕说完起身离开了。

“有时候看你好像已经三四十岁一样”这句话让秦风有点莫名的烦躁,自己表现在哪里了,不是也跟李玉林,赵海波他们经常在一起相处吗,是年轻人一起的玩闹来着啊

下午秦风按照李晓燕的办法尝试起来,这表还是人家送的,嘴角又笑了起来。方法不错,26号的叫声没有在响起,就是到下班的时候只完成了110台,欠产了。

经过几天的掌握,秦风慢慢的产量提升起来了,130经常也可以5点就完成了,时间又不够就跟周围的人聊天,不要太与众不同了,心情爽的时候还会帮赵海波调几台。

“瞎聊啥啊,不用干活了?不是还有半小时才下班?”李晓燕又走到秦风跟前训了起来。然后又小声点说:“为什么不多干点?你不是很需要钱吗?”

秦风看着李晓燕说:“谢谢,我改,明天我一定改,谢谢小姐姐的关心;有空请你吃饭。”

“其实我知道你每天来的很早,听说你早上四五点就来了,这样不好,也不安全,不用这么拼,方法好用的话,你可以慢慢的缩短时间,然后早上不用来那么早,夜班也不用延点太久,吃饭的话我记下了,希望有的人不会食言”李晓燕说完就走了。

下班后,秦风跟赵海波一起走着对赵海波说:“海波,我教你一个办法,质量上完全靠自己领悟,那些自己经常感觉调好了,又怀疑没好的情况下,你试验着在显眼的位置放个表,给自己定个时间,几分钟一台,到了那个时间那些似是而非的线圈,就直接下机,有返修的话,在慢慢的调整自己贴磁片的习惯,你要是感觉效果好,有空就跟姜涛,李玉林他们几个也讲一下,我没那个空。”

赵海波似乎在沉思,没有第一时间回答秦风,过了一会,郑重的对秦风说:“谢谢风哥,我好像明白了,每天有很多线圈,我挪动了磁片总是不放心,还要上机看一遍,结果也没啥毛病,有时候补贴的小磁片也是这样,怪不得你这么厉害。”

这个月发工资条的时候,每个都是喜笑颜开。秦风看着手里五千多的工资条也很少高兴,更高兴的是明天是夜班,可以回咸阳了。下班后出了车间李玉林,姜涛,张美丽,赵佩把秦风和赵海波围成了一团,纷纷说起自己的工资李玉林1700多,赵海波1300多,姜涛和两个女生都是1500多。

看着大家高兴的样子,秦风给他们说哥5700,都好好加油吧,挣到钱也都别乱花了,等过完回家了,给家里也能补贴,让父母也能为你们骄傲。

几个人沉默了一会,一起说谢谢风哥。

然后李玉林看周围没人,还放低了声音:“风哥,你那个方法很管用,我们几个现在都能干到100多台了,下个月工资更高,最近班长和工艺员还经常夸我们,就是工艺员还经常问我们打听你,每次让夸你,让我们好好向你学。”“我们进去干活了,再次谢谢风哥!”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