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书盗笔:想要陪伴天真成长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穿越(第1页)

2002年,北京,潘家园。

“这位爷,来瞧瞧啊,这可是上好的和田玉扳指,您过来给掌掌眼。”

“各位快来看看啊,新到的好货,都来瞧一瞧看一看啊。”

“呦,赵爷。您又过来啦,快来看看我这铜钱,这可是北宋的淳化圆宝,您放心这东西绝对保真,您来掌掌眼。”

外面支起的古玩摊人来人往,摊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衬得两边的商铺生意格外惨淡。

但可不要因此就低估了那些生意惨淡的商铺,古董一行讲究的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只要手里有好货,那肯定会有人来上门送钱的。

毕竟老话说的好:这盛世古董乱世金。

现在可是和平年代,又因为改革开放有钱人钱挣的多了,兜里满了,就开始想着丰富一下自己的收藏。

而富豪们可不会去外面的地摊上挑挑拣拣,他们又不需要省钱,要么是直接随缘看那家顺眼就去那家;要么就是熟人推荐。

所以那些商铺的流水可不是外面摆地摊的小商小贩可以比拟的。

并且那些摆地摊的商贩,手里的货大部分都是些次品或是做旧的工艺品,极少会有好货流到那些小商贩手里。

除非是他们能和一些地下工作者直接联系,不过这样做的风险也是很大的,毕竟国家对于这些地下工作者也是深恶痛绝。

因为这类地下工作者一般这都是些亡命徒,他们只认钱也没什么规矩,基本就是能拿走的全都拿走,拿不走的直接就给破坏掉,基本不给后来人机会。

不像摸金校尉和土夫子这些虽然也是干这一行的,但是人有职业操守和行规约束。

而且商贩和这些亡命徒谈价,这要是万一谈不拢价钱,说不定那些人直接就给他们咔嚓一下,在就地一埋好家伙当场开席,所以商贩还不如去铺子里拿些已经洗白了的买,还没有性命之忧。

在这条街的中间靠后的位置,一家名字还没装上,看着就是刚刚装修完的店面里。

王晓靠在暖气上,身上穿着身黑色的运动装,坐在这不到35平的店面里,直愣愣地看着在地摊上挑挑拣拣的人们,还是觉得有些不真实,感觉自己和这个世界有些隔阂。

自己昨天还是个因为疫情,所以在家写着毕业论文的大四学生,结果今天早上醒来,就成了这个无名古玩店里唯一的活物。

虽然现在不用想着怎么写毕业论文了,看着外面的样子应该是类似北京潘家园古董街的地方,说不定这就是潘家园只不过不是自己知道的那个。

王晓作为一个资深稻米,平时有空了也会看一些各种类型的小说。看的小说多了,有时也会幻想着自己也能穿越一下。

但是现在愿望实现了王晓又有些迷茫了,虽然对于穿越到盗笔或是吹灯里这件事的接受度很高,可王晓又一想自己所处的世界大概率是鬼吹灯或盗笔的世界。

按照这世界的惊险刺激程度这要是没个系统,估计自己得混的挺惨啊,实在不行就先把这店面给卖了。

然后自己拿这笔钱创业也不错,看外面房子的样式现在应该还是零几年,北京的房子应该还挺便宜的,直接买一套学区房这不坐等升值啊。王晓在心里不断嘀咕着。

过好一会,王晓收回自己不断发散的思维,将关注点放到了自己的店铺里,起身打算在店里转悠转悠熟悉一下环境,预估一下这间店面大约值多少钱。

不到35平的店铺,基本一眼就能看全。房间中间直接用的雕花实木做的隔断,将整个空间分为了两部分。

前面摆着一张实木圆桌,圆桌边放了

几个配套的凳子,在靠门口的地方贴着墙打了一个博古架,一直到中间隔断处,长度大约3米左右。

可惜博古架上的空格现在都是空着的,打眼一瞅不下20个,顿时一阵心塞,估计现在的自己是弄不出来东西把它放满了。

走过用隔断做出的门,打开左侧的门就是晚上休息和平时工作的地方,宽度在4米左右。靠着墙放了一张单人床,床单和被罩是王晓喜欢的天蓝色。

工作台靠在实木隔断上,长度和隔断一样长差不多3米,宽度有15米左右,工作台有一半用不到的地方被改成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