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神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9章完结(第1页)

早年因为弟子不肖而数十年都没有收取嫡传弟子的孙连达,在接过方逸所敬的茶时,双手都有些颤抖起来,显然此时他的心情也不平静。bjkj66

“方逸,老师今天就送你一幅字吧,希望你日后能谨遵本心,不要浮躁……”

孙连达喝了一口茶,站起身走到旁边已经摆好了纸墨笔砚的桌子旁,拿起一支毛笔在纸上写下了“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几句话。

孙连达写的是瘦金体的书法,虽然笔迹瘦劲,但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在行家眼中,这一手字已然是深得瘦金体的真谛,书法造诣颇为不凡。

“多谢老师,我一定会戒骄戒躁,努力学习的……”看到孙连达所写的字句,方逸一下就认出来了其来历。

这是诸葛亮《诫子书》中的一段话,大致的意思是想要知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不立志就难以学有所成。

“方逸,我可没有孙老哥这手字,就不献丑了……”

当方逸向余宣敬完茶之后,余宣却是打开身边茶几上的一个木盒,从里面拿出了个物件,说道:“我知道你出身道门,这个法铃是我早年收藏的,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为了准备给方逸的礼物,余宣着实下了一番心思,为此还将自己收藏了数十年的物件都给翻早了出来,最后想到方逸的来历,才决定送给他这个法铃的。

余宣拿出来的这个法铃,高约二十厘米,口径约九厘米,是用黄铜制造的,铃内有舌,就像是一个有长柄的小钟,上端形状分叉为三把山字形的剑,以象征三清之意,制作的颇为精妙。

“三清铃?多谢老师……”

看到余宣拿出来的那法铃,方逸脸上不由露出了喜色,虽然还没上手,方逸就能感觉到那法铃上溢出的淡淡法力,这居然是一件道家的法器。

不过此时此地方逸也无法细查这法铃的玄妙,在手中稍微把玩了一下就交给了司仪小姐,只是他交出法铃时那眼中流露出的不舍之意,还是让众人看出了他对这件礼物的喜爱。

“喜欢就好……”

余宣笑着点了点头,这法铃是余宣年轻的时候,一个曾经在他家中借宿的道士送给他,余宣虽然不知道这是件法器,但也能感觉到其不凡之处,所以一直都被他列成为自己的珍藏。

“老师,这是弟子的一点心意,还请两位老师收下来……”

收徒有见面礼,但拜师也是要有拜师礼的,在师长给完见面礼之后,方逸对胖子招了招手,从他那里拿出了两个巴掌大小的木盒,分别交给了两位老师。

第338章拜师仪式(五)

“哦,还有拜师礼?”

见到方逸的举动,余宣不由笑了起来,伸手接过一个盒子,向孙连达说道:“孙老哥,咱们看看方逸这小子,能拿出什么拜师礼来?”

在事先说好的流程里面,是没有方逸呈上拜师礼这个环节的,否则要是按照规矩,应该是方逸先送上拜师礼拜师,然后两位老师才还以见面礼的。

不过余宣和孙连达都知道方逸有一手堪称大师级的雕刻工艺,看这木盒只有巴掌大小,里面十有八九就是一块玉石,所以两人倒是都来了兴致,想看看方逸送给他们的拜师礼究竟是何等物件。

“嗯?一个八卦玉牌?”

余宣打开木盒看到里面的东西后,不由愣了一下,在那木盒中间,赫然放着一块雕工精致的八卦玉牌,而且玉石的料子也很不错,但除此之外,这玉牌似乎就没有什么亮点了,让余宣心里稍微有那么一点失望。

“老余,你的也是吗?给我看看……”

孙连达也看向了余宣手中的木盒,两人顿时发现,方逸送出的玉牌居然是一模一样的,孙连达伸出了手,将余宣的那一块拿在自己手上比较了起来。

“这年轻人怎么送了块机雕的玉牌啊?”

“就是呀,两块玉牌都一样,一看就是机雕的……”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懂得尊师重教啊……”

原本玉牌放在木盒里,场内的众人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但是当孙连达将玉牌拿在手中之后,众人顿时看清楚了,这是两块极为相似雕有八卦形状的玉牌。

懂得玉雕工艺的人大多都知道,手工雕刻尤其是大师级人物雕出来的物件,别说相像的,基本上就连同一规格品类的都很少见,所以见到这两块很相似的玉牌之后,众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玩意是出自机器雕刻的。

玉雕的价值,是体现在几个方面的,第一当然是玉器本身的质地,只有好的玉石雕出来的物件,才能称得上是珍品,反之,一块不值钱的石头即使雕工再精湛,那价值也不会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