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巴西从拯救破产报社开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有想法的孙耀华(第1页)

“一个月一千,还要半年?”李思华听闻不禁觉得好笑,“告诉他,一个月两千,最多三个月的时间。”

“两千的广告费,会不会太高了?”王叔有些担心。

“不会,我们报纸现在的销量不断在增长,过段时间就会破万,到时候可就不是这个价格了。”李思华显然有些自信。

“社长说得对。”孙耀华当即附和起来,这让王叔心里有些不舒服。

对于孙耀华的反常,李思华大致猜到什么,因为编辑部目前只有一个正式编辑和一个实习编辑。看到报社逐渐起死回生,孙耀华自然不满足普通编辑的身份。

当然,李思华也没去制止。

很快,1月10日的报纸销量出来了。

7582份。

。。。。。

“河州中文大学?你怎么想起跑到圣保罗求职了?这个学校去巴拉那州不是更好吗?”

1月11日,看到这个求职人员的简历,李思华觉得有些意思。

河州位于圣保罗州的西北方向,紧邻巴拉那州。

原本叫作欧里纽斯,只是后来这个城镇人口以华人为主,所以在十几年前改名为河州市,因为其就在一条大河边上。

河州中文大学在十来年前创建,属于公办大学,由河州市负责提供资金。

这所大学因为成立不久,所以实力一般,不过提倡全中文授课,专业主要是文科方面的。

这个求职人员叫谭勇,只有22岁,刚毕业,所以看起来有些稚嫩。

“我家是圣保罗的,所以就想找一个离家近的。”谭勇有些言不由衷地说道。

“是觉得河州中文大学的学历去了巴拉那州,找不到好工作吗?”李思华笑着看着对方。

谭勇听闻有些尴尬,连忙解释,“不。。。不是这样,我是真的想找个离家近的。”

“行,你先回去等通知吧。”李思华点了点头,也没继续问。

一上午,李思华和王叔、孙耀华三人一共面试22个人,其实每个人的面试时间并不长。

当然,质量也不高。

“社长,这些面试者里面,学历好的没几个啊。”孙耀华有些担心。

或许是名校毕业,孙耀华其实也想找名校毕业的。

李思华笑着摇头,“学历好的,谁来我们这个小报社?下午通知这几个人,让他们明早上带着资料来报社报道。”

李思华把自己认可的名单递给了孙耀华,后者看了一下名单,有些意外,“社长,这个毕业于河州大学的谭勇也要录取吗?”

孙耀华显然有学校歧视心里作祟。

“留着看,不行辞掉就是。”李思华没说留下的原因,他也不会给手下人说为什么留下谭勇的原因。

孙耀华见状只能不再追问,而是让人去通知这七个人明天来报道。

李思华定下的这七个人包括两名女性,其中一人便是行政,另外一人则是记者。

说是行政,但其实干的事情很多,还有李思华秘书的性质。

自己又不是当官的,不用管秘书一定要同性的潜规则,刚好来面试的那个行政人员长得也挺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