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清宫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章完结(第1页)

“那……你先忍忍,等雨停了咱们就回。jchenghbgc”皇上皱着眉,“出来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若说了,就不该骑马,换了车,这会子也可能走。”

东珠的脸都红到了耳根,一句话也不答。

两人同处一室,特别是在狭小的农居,彼此的呼吸与心跳似乎都可以清晰地听得到,越发的尴尬。

皇上很想说些什么来打破僵局,想来想去他便继续刚刚的话题:“你怎么评判张居正其人?”

“皇上想听真心话?”东珠问。

“当然。”皇上点了点头。

“从理财的角度看,张居正清丈田亩、平均赋税、推行一条鞭法,对宗教寺院道观等收取香油税,对皇家赐封的子粒田征税,在短短的时间里将空虚的国库充满,让百姓的疾苦得到缓解,是有效的。而对官员进行考成法,为朝廷去庸揽贤清明吏治起到了作用。对于大明,他是有功的。只是可惜‘劳瘁于国事,人亡而政息’。他劳累而死,哪里想到死后万历帝数十年不上朝,而他苦心经营的一切,除了国库里烂断绳子的钱币以外,都消失殆尽了。”东珠面上是一片沉痛与惋惜之色。

“你说的那些理财手段,朕自是明白,可是考成法又是指什么呢?”皇上问。

“就像老师考学生一样。比如一位知府,年初时就要写好一份计划,不能太少,写好后自己留一份,给张居正一份。如计划过少,就要退回重写。计划通过后,以后的一年里这位知府就要为完成计划而努力。如果到了年末,核对后发现这位知府有什么事没有完成,那知府就会被贬职降为知县。如果到了县里还是如此,那就一直降下去,直到知府什么官都被削去,回家当老百姓为止。”东珠面上又有了笑意,“我想,平民出身的张居正被推到大明王朝的最高处,能够整饬朝纲,巩固国防,与民安乐,充实财政,除了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外,他倒不失纯真赤子之心。就像这个考评官员的法子谁能想到?就算想到了,谁能逼着各部官员严格执行?不说别的,就说这么多的官员的计划,他全看一遍就要累死了,更何况还要核实是否执行。所以都说,他是累死的。”

“为什么朕听到的,跟你说的不一样呢?”皇上沉思之后问道,“有人说,张居正与霍光、董卓都是一样的人。只是,他命短,没有等到时机来临之际就早死了。”

“霍光?”东珠叹了口气,“一部《霍光传》,连累了多少忠臣不得善终。”

“此话何意?”皇上眼中的神色忽明忽暗,似乎对这句话极为敏感。

“张居正不仅为当朝首辅,还是万历帝最为依赖的帝师,原本是情比父子,可是从什么时候起,帝师与皇帝心生嫌隙呢?”东珠叹了口气,有些虚弱地说道,“有一次,万历小皇帝与太监饮酒作乐,酒后失态,闹得不可收拾,因此被李太后责骂。李太后是慈母更兼严父之责,她当时便交给万历帝一部《霍光传》。霍光与张居正类似,是汉朝的辅臣,曾经废立皇帝。李太后此举原是为了暗示皇帝如果自身不修身自省,就会遭到如今权倾朝野的张居正的废黜。是想让小皇帝有一个又怕又敬的人可以警惕。没想到这警惕过了头,万历当时就吓出一身冷汗。从此,以往几年的师生情谊基本算是断绝了,万历自此以后不再将张居正视为师友,而是敌人。”

“你是在为他鸣不平,你以为那一对母子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是说你是在借古喻今?在暗示朕对某些人不尊不信?”皇上的脸阴沉的如同外面的天色。

东珠小脸惨白,额上有汗水渗出,一只手紧紧按在腹部,眉头微蹙,虽然身体十分不适,她还是坚持回道:“东珠是把皇上当朋友,所以才有了今日肺腑之言。可是,皇上却只把东珠当成是他们的女儿,以为东珠一味替他们开脱游说。其实东珠常想,人与人的交往有的时候是心魔作怪。你把她当朋友,她便可以是朋友;你若刻意提防,她便真的离你越来越远。”

“你把朕当朋友?”皇上情绪十分低落,“怎么不是君,不是夫?”

东珠强忍着疼,满面苦涩:“今儿您希望是君是夫,总有一天,您会希望得到比君比夫更重要的,那就是朋友。”

“荒谬。”皇上仿佛真的生气了。

“万历幼时读书,念到‘色勃如也’时,误将‘勃’读成了‘背’。突然听见身边一声大吼,‘这个字应该读勃’!正是张居正这一声大吼,让万历帝恨上了他。可是总有一天,当他发现身边的人对于黑白颠倒、指鹿为马都习以为常的时候。他是多么想听到那如雷鸣般的大吼啊。可是那时,那个人早就不在了。”东珠倚在一旁,气若病柳。

“你在替谁粉饰?”皇上腾的一下从炕上起身,他下地向外走去,咣当一声推门出去,正看到春茵端着热汤进来。

春茵看到皇上铁青着脸,吓得当场就要下跪。

眼看托盘上的汤都洒了出来,皇上皱着眉抻手便接了过来:“不过是煮碗姜汤水,怎么这么慢!”

“奴婢该死。”春茵吓了一跳,跪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

“先下去吧。”皇上把气儿撒到春茵身上以后,仿佛平复了些,他重新回屋将碗放到炕桌上,“赶紧喝吧。喝完了养养神,少说几句话。”

东珠探出头看了看那汤,黑乎乎的浮着两个干巴巴的枣子,一看就不想喝,于是说道:“东珠惹您不高兴,还是自罚吧,就不喝这汤了,疼死算了。”

“主子。”春茵在外面听了都差点没哭出来,“您快喝吧,这会子在这里弄这碗汤可是费了劲呢,知道您不喜欢姜汤水的辛辣,可是没法子,回头您又疼得直哭……”

“春茵。”东珠大窘。

皇上却听明白了,原来她是不爱喝。于是,小孩儿性起,皇上端起汤对上东珠的脸:“快喝,这是命令,别让朕……别让我亲自动手灌你。”

东珠把脸转向一旁,一副痛苦的样子。

“这汤对你明明是有好处的,你却不喝,我若强灌,似乎是我失礼。可见这人其实都是一样的。就像你刚刚所说的,勃或者是背,一个字而矣,即使读错了又如何?一个做臣子的不守着臣子的本分,敢喝令主上,那不是该死吗?”皇上意味深长地看着东珠,想听她如何应答。

东珠瞪着皇上看了又看,终于从他手中夺过碗来,一饮而尽。

尽管随后她被辣得眼泪鼻涕一起流了出来,尽管她最丑最惨的一面在皇上面前尽显无遗,但是她还是一脸坚定与骄傲地说:“看,我给您做了一个好榜样。只要是好的,是对的,尽管是违了我的愿,我也会接受的。喜恶不能单单只由着自己。我可以,您,也一定可以!”

皇上气白了脸,一句话也不说,就站在原处,半天不语。